整舌式鞋的變型設計表現在“整”上,變化的幅度比耳式鞋、橫斷舌式鞋要大,有時會出現面目全非的感覺,但是細分析起來,仍然離不開整舌式鞋的特點。
(一)整舌式三節頭女鞋的設計
整舌式女鞋比男鞋的線條變化幅度要大些、夸張些,突出女性的特點。
1.成品圖
設計女舌式鞋要選用女素頭楦。整舌式鞋屬于暗口門結構,見圖1-6-9,口門寬度位置在OQ線上,確定口門寬度時取00'=30mm左右。
2.結構設計圖
由于帶有前包頭,設計先從前包頭開始,按照三節頭鞋的設計規律進行,見圖1-6-10。
設計中幫時,先畫出轉換后的背中線,然后把設計包頭的V點,像處理A。點那樣轉移到背中線上,也要找到轉換長度和實際長度,也要進行1/3量的修整,最后要把前包頭的輪廓線復制到中幫位置。由于前包頭與中幫的位置是分離的,為了保證輪廓相同,只能采用復制的方法。
設計完中幫的輪廓線以后再作取蹺角,作取蹺角的方法不變,但是取蹺角的輪廓線彎度比較大,也應該采用復制的方法描出來。
其它的設計過程與整舌式男鞋相同,制取樣板的方法也相同。由于中幫的設計比較特殊,它的基本樣板見圖1-6-11。
(二)整幫整舌式男鞋的設計
整幫整舌式鞋是指前后幫不斷開的整舌式鞋。
1.成品圖
如圖1-6-12所示,鞋舌、前幫、后幫連成一體,只是在鞋舌處有裝飾條,在后跟處有后包跟,鞋口采用卡口工藝。卡口條把裝飾條和后包跟連接起來,鞋幫的面積雖然比較大,但是并不單調。
此款鞋的設計類似于圖1-5-27中的不斷幫外舌式女鞋,要采用轉換后升蹺法設計。
2.結構設計圖
圖1-6-13中的鞋口采用直口后幫,應該取00'=15mm左右,鞋舌長度取在V"E的2/3左右。
先設計鞋舌上的裝飾條,寬度取14~16mm,長度超過口門寬度12mm左右,用來代替橫擔的補強作用。
把O’點設計在裝飾條內,按照壓茬量關系,可以找到前幫鞋舌的輪廓線。
作定位取蹺AoV'線,作轉換取蹺的A2E線,連接出等量代替角∠AoO'A2。
作出取蹺角∠QO'Q',使∠QO'Q'=∠AoO'A2。
用圓規截取Q'點。將半面板的OQ線對齊設計圖的O'Q'線,自Q'開始描出后弧輪廓線和底口輪廓線,到達兩底口線相交的位置。然后再比齊前尖描出前尖底口線,最后使兩條底口線圓順連接。
在完成外懷后幫的設計以后,作出里外懷的區別,并截出后包跟的位置。
由于后幫的高度有區別,口門寬度也有區別,使得裝飾條也要有里外懷的區別。
卡口條不同于沿口條,加工時直接包住鞋口并車線。本圖卡口條設計寬度為5mm,要求卡口條部件寬度為:
2×(設計寬度十加工量)+厚度量=2X (5+-3)+2=18 (mm)
要求卡口條的長度為:2×O'Q可在里懷一側拼接。
完成底口繃幫量和里外懷區別。
制取樣板方法不變。
注意:標注鞋舌裝飾條的規矩點時,操作方法同外舌式女鞋。對于后升蹺的結構圖來說,由于后幫位置的變化,會移動接舌規矩點,但是在繃幫時該規矩點還要回到原來的位置,所以標注規矩點時,保持鞋舌不動,要把后幫恢復到原位置后再進行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