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前開寬口式女鞋的設計
前開口的寬度變寬,可以在開口前端直接作出定位取蹺角。
1.成品圖分析
(1)結構該款女鞋的結構屬于前開口式結構,見圖1-7-13,看上去很像女淺口鞋,但是口門兩側位置比較高,仍屬于滿幫鞋類。口門位置定在V點,前開口兩側用橡筋連接,橡筋上有一條鞋釬帶。鞋帶既有裝飾作用,又有增加抱腳能力的作用。
取蹺角取在前開口前端。
(2)楦型選用女素頭楦。
(3)部件包括前幫、后幫、橡筋、鞋帶、保險皮五種六件。需另配鞋釬,裝配在后幫外懷上。
(4)鑲接前開口壓橡筋,前幫壓后幫,鞋帶壓在斷幫線上。在傳統的設計中,經常利用鞋帶來掩蓋斷幫線,需要注意的是釘鞋釬和釘鞋帶時,采用的是明釘法,鞋帶直接釘在鞋幫上。現在通常采用的是開切口的暗釘法,鞋帶插進開口內再縫合。如果采用暗釘法,釘鞋帶的位置不要有斷幫,否則會降低強度。
(5)特殊要求里懷車鞋帶位置距鞋口14mm,外懷釘鞋釬,鞋釬的橫梁位置據鞋口14mm。
由于鞋帶壓在橡筋上,設計時要升高3mm。鞋帶橫向距橡筋后端位留出5~8mm。鞋帶的中心孔位與鞋釬的橫梁位置相同,也是14mm;鞋帶的有效長度超出中心孔位30~35mm;中心孔位上下以5mm間距再取寶4個孔位。
注意選擇鞋釬內徑寬度時,要大于鞋帶的寬度1~2mm。
2. 結構設計圖
先設計出鞋口輪廓線,然后再設計出橡筋輪廓線,橡筋的長度小于鞋耳的拐點。接著設計出鞋帶位置,小于橡筋長度5~8mm。設計出后端線,取直線,高出橡筋3mm。再設計出前端線,也取直線。定出鞋口以下14mm位置作標記點,里懷用來釘鞋帶,外懷用來釘鞋釬。鞋帶尾端長度距標記點30~35mm,均勻分配出5個釬子孔位。
最后作出底口繃幫量和里外懷區別,見圖1—7-14。
3.制取樣板
先制備劃線板,見圖1-7-15。
基本樣板見1-7-16。
如圖所示,前后幫上的規矩點表示釘鞋帶、釘鞋釬的加工位置。橡筋的基本樣板上帶有壓茬量,與開料板相同。鞋帶的虛線為開料樣板加放的折邊量。
鞋里樣板見圖1—7 -17。
如圖所示,采用兩段式鞋里。其中的橡筋需要有襯布條,附在橡筋的下面,防止繃幫時橡筋被拉伸變形。
其中的鞋帶里是一種示意,生產時是把鞋帶集中車縫在一塊里皮上,然后再沖割下來分別配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