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品圖
如圖2—2-20所示,這款鞋是彩圖I-5的仿制設計。在材料、楦型、工藝、樣板都相同的情況下才能仿制得相像。仿制之前一定要畫出手繪的成品圖,從中掌握部件的比例關系、線條的走向,注意每個細節與整體的關系。
此款鞋的圍條長度位置比通常的圍條長出一倍左右,使得鞋蓋變短。鞋耳與圍條是連成一體的,面積比較大,為了節省材料就從圍條中線位置斷開,里外懷都要放出縫合量進行合縫。鞋耳的外形是用假線來完成的,車雙線,鞋耳下腳的雙線一條與鞋蓋線連通,一條與圍條線連通。鞋口條上有一個眼位,用雙線縫合。鞋蓋很簡潔,沒有折邊,顯得很大氣。鞋里部件同一般的外耳鞋里,兩段式結構,前幫里的鞋頭部位有開叉,采用拼縫工藝。
2.結構設計圖
有了成品圖作依據,結構圖的設計就變得很簡單,見圖2-2-21。
先按照外耳式鞋進行設計:鞋耳長度取在E點,鞋耳上端略向下傾斜,設計出5個眼位。其中最后的一個眼位間距稍大,用于設計斷幫線。鞋耳的輪廓用假線來完成,要設計出完整的假線輪廓線。作出鞋耳里外懷的區別、止口線的里外懷區別。接著設計鞋口輪廓線、鞋口條輪廓線,也作出里外懷的區別。
設計鞋蓋輪廓線時,先確定鞋蓋的位置J'點,然后作出轉換取蹺線,把J'點轉移到鞋蓋的背中線上來,定出J2點。接著找到長度差,把其中的1/3補充在鞋蓋長度上,用復制板設計出鞋蓋輪廓線。此時的復制板是正常的鞋蓋輪廓,與短鞋蓋并不吻合,只是借用它的外形線條近似描繪出來。
設計完鞋蓋的輪廓線以后,順勢作出鞋舌輪廓線,然后取出鞋蓋的基本樣板作復制板。用鞋蓋的基本樣板作復制板設計圍條輪廓線。先在J'點之后補充1/3長度差確定J"點,然后將復制板對齊J"點,背中線與V點重合,描出圍條的輪廓線。
在鞋蓋和圍條外懷線都設計完成后,再一起區分里外懷。鞋蓋線的終點是O'點,圍條線的終點分別是01點和02點。
最后設計出底口繃幫輪廓線、作出里外懷區別。
3.制取樣板
基本樣板見圖2-2-22。
無論是設計普通圍蓋鞋、或者淺圍子鞋、或者短蓋鞋時,設計的重點是圍條與鞋蓋的分界線。有了這條分界線,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加放不同的工藝量,就可以演變出各種的圍蓋鞋款。在取蹺時,借著圍條與鞋蓋分離的機會,采用雙線取蹺法,可以在設計圍蓋輪廓線的同時處
理好蹺度,比較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