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名式形象:從年輕到現在一直堅持夸張帽飾+一小撮藍色卷發+雨傘(通常當做手杖)
與Karl Lagerfeld是相識多年的好友,是意大利版《Vogue》的時裝編輯,開設有專欄撰寫時裝評論,出版過多本時尚著作。
五顏六色在這七十余歲的女人身上相互浸染,伸展鋪張。她頂著紅花,掛滿Art Deco風格的墜飾,手上還牽著寶石藍的拐杖。這就是Anna Piaggi。
“有些人來時裝周是為了看時尚,有的是來看Anna的。”當來看時裝周的眾人都因怕穿錯而選擇黑色的時候, Anna Piaggi卻花姿招展,奪目地在秀場前排亮相,而且每場全身上下都完全不同。Anna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權威的時裝編輯了。
那是在1988年夏天的一個早晨,意大利《Vogue》百廢待興,新主編力邀Anna Piaggi加入。這本著名的雜志破例把每月的兩頁交給Anna,任她天馬行空。這兩頁上,有無名的建筑,有遠東的家具,有時甚至是一首詩。
幾乎每個月,Chanel的臺柱子Karl Lagerfeld都會看意大利《Vogue》雜志的兩頁,Malono Blanick、Vivienne Westwood恐怕也都有這樣的習慣。當每月的意大利《時尚》寄回紐約總部進行審查的時候,主管也總會直接把書翻到那兩頁,因為上面是Anna Piaggi的作品。
在這兩頁上不單有Anna的涂鴉,還有她的朋友Vern Lambert的創作。他是Anna的摯友,他們互為對方的靈感繆斯。早年,紐約一個時尚雜志派Lambert去拍攝米蘭時裝周的時候,他沒有帶回來一張完整的服裝照片,他拍下的是那些奇特的紐扣和花邊。
除此以外,Anna Piaggi還是歐洲知名的時尚觀察者與評論家,以她犀利精辟的獨到觀點,發表在意大利版Vogue的Double Pages專欄,十年來無不是時尚人士必讀的流行圣經,而洞悉流行行業的她,近期也開始推出自己設計的珠寶飾品,她瘋狂的創意和不按牌理出牌的個性,賦予飾品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自我意識,《Anna Piaggi's Fashion Algebra》一書中描述她的風格:一種融合世界文化的蒙太奇幻想!因為 “這些看似奇妙的組合,其實各有各的重點、項目與故事性。”“這些多采多姿的珠寶,活潑熱鬧地環繞在我身邊,使人生充滿樂趣!”Anna如此表示。
其實,在看似花枝招展的時尚世界,對美的追求最終只會變成對利益的追求。無論多么燦爛的花枝也掩蓋不了赤裸裸的利益主干。無論多么才華橫溢,如何穿紅戴綠,無論怎樣使盡解數地把自己對美的所有信仰披掛上身,Anna Piaggi和她的朋友都注定被時尚工業的海洋淹沒;于是,時裝周的絕大多數人才會都保守地選擇黑色;在世故的時尚行業,一本數百頁的雜志每月只容得下兩頁的天真遐想。
去年,應倫敦著名的V&A博物館之邀,Anna公開展出她多年的時裝珍藏、論文、時裝繪圖、做攝影師時拍下的彩照、時裝特輯storyboards、以及Anna Piaggi曾用來寫稿的古老打字機,完整述說了Anna多姿多彩的時裝生涯。這場“Anna Piaggi: Fashion-ology”展覽,有人評價展覽是“一種融合世界文化的蒙太奇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