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潔琦 深刻反思下的環保主題
“當你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給你帶來驚喜的。”林潔琦說,而這次的比賽就是最好的證明。來自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學院大三的她是這次休閑裝設計大賽東部決賽的第一名。和那些從小立志成為設計師的人不同,潔琦說自己最開始是喜歡畫畫,然后考大學時就選了服裝設計這個專業。“我算是由畫畫的興趣帶我走上了服裝這條路的。”她笑著說。
面對本次大賽給出的整體設計主題“綠動”,許多選手都各自選擇了相類似的環保主題,甚至有人干脆將自己的設計主題也定格在“綠動”上,而林潔琦卻為自己的作品選擇了一個字面看上去與環保毫無關聯的名字——The Jellyfish's temptation(水母的誘惑),聽來充滿神秘感。但其實這恰是玄機所在,“像你剛開始所說的,我的作品不像其他選手,一眼就能看出跟環保有關。確實,我是覺得要體現綠動這個主題不一定就非得用綠色什么的,我是覺得可以通過我的無色系來對比引發出所謂綠動的彩色系。”林潔琦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實踐,整個服裝狀態是仿生模式,圍繞水母來展開,因為她覺得水母那種一伸一縮向上漂浮的感覺也能讓她想到一種蓬勃的向上的精神。“我以褶皺為設計元素,那些灰色棉衣外套中比較多,寓意一種給環境所留下的破壞,留下了疙瘩,形態上是仿生的,面料上也用了麻和化纖的對比。”與那些單純用彩色和環保材質表現時裝的參賽選手不同,林潔琦的表達更為大膽,卻也更為觸及“綠動”的本質,一種對人類行為的反思。而這種反思竟出自一個幾乎無社會歷練的大學設計系學生之手,不得不讓人欣賞。在林潔琦看來,最好的時裝設計就是既有藝術感又有實穿性,“我比較喜歡簡潔,但有設計感的衣服,我自己穿衣也差不多,衣服也都挺簡潔的,但有一件是有設計點的。”她很欣賞亞歷山大·王的設計,覺得他是玩結構的高手!
張又川 前衛略帶怪異的設計風格
重慶女孩張又川是這次東部賽區的第三名,目前是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大四的學生,“狡猾”的她在一開始就將自己的主題設定為了“Likee arth,Like me!”(喜歡地球,喜歡我!)將人們對地球的喜愛等于與對自己的喜愛,這樣的預設想不獲獎都難。當然,這樣說屬于玩笑,其實張又川正是希望以環保為主題號召大家愛護地球。
張又川的靈感來源于女性探險家,“我想把她們的勇敢的精神表現在我的設計之中,我主要用了大地色系的漸變,還有一些天然的面料來表現。”她說自己也是個探險愛好者,打算以后實踐下。她毫不掩飾自己對時裝設計的喜愛,“我從小就喜歡上了服裝設計,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成為服裝設計師。”還只有三四歲的時候,又川就是個很特別的小孩子,“其他小朋友很喜歡看動畫片什么的,我不喜歡,我那個時候就喜歡上了外國電影,我覺得外國的女孩很好看,他們穿的衣服也很漂亮,然后我就會經常畫她們,還有給她們設計服裝。”直到上大學,張又川才開始真正接觸到專業的時裝設計。而關于時裝設計對她的“召喚”卻也從未停止過,“我最喜歡亞歷山大·麥昆,我上大學后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去英國看他,不過他已經不在了,我很難過。”這會讓又川多少有點小遺憾,卻絲毫不會打擊她貪玩又開心的個性,就連比賽獲獎這樣的大事在她看來也“不重要”,“我參加比賽只是為了好玩,開心,結果不重要。”貪玩又樂天的她自稱愛好多多,喜歡聽英文歌,看外國電影,時尚雜志,唱歌,跳舞,旅行,畫畫,表演,連空想也算其中一項,總結下來就是“反正好像沒有什么特別不喜歡的”。已經大四的她最近正在寫求職簡歷,畢竟夢想是要在現實中實現的。“開始可能先在服裝公司磨練下自己,以后當然是希望能夠創立自己的品牌呀,不過那離我太遙遠,如果能實現,希望我前衛中略帶怪異的風格能被大家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