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那個決定他命運的總統就職之夜,JasonWu從達美樂(Domino’s)叫了一份肉腸比薩,然后和他的男朋友兼事業伙伴GustavoRangel一起,坐在位于曼哈頓中城的公寓里收看典禮的實況轉播。與數千萬電視機前的觀眾一樣,他對MichelleObama會穿什么出席晚會一無所知。他既從未與她碰面,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兩個月前遞交的幾件作品早已被第一夫人相中,入圍了最終名單。當身著白裙的Obama夫人在鏡頭前一晃而過時,他甚至無法確定那就是自己的設計,直到幾分鐘后,他接到了CNN電視臺的電話……
寧靜悠閑的日子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一個祝賀電話緊接著另一個祝賀電話,《紐約時報》的時裝評論家CathyHoryn讓他發表感言,《今日秀》和《早安美國》先后與他敲定了第二天一早的節目錄制時間。“我當時的心情難以言表,像是瞬間上了天堂。”Wu在回顧那一夜時仍不掩興奮,“我知道自己對第一夫人來說是個不尋常的選擇,但我當真沒想到的是,機遇居然這么快就來了。”
然而好運就這么突如其來地降臨在了這個26歲的臺灣年輕人身上,看似沒有預兆。
“人們想要把我包裝成一個電視明星”
在那段民眾對奧巴馬夫婦熱情空前高漲的日子里,身處風暴中心的Wu亦整日不堪其擾。來自世界各地的采訪郵件讓他的電子郵箱近乎陷入癱瘓,在他位于西37街的辦公室對面的快餐店里還不時有狗仔隊潛伏著等待捕風捉影。與此同時,各種出書立傳、合作代言的邀請紛至沓來,更有甚者主動請纓欲為Wu制作一檔真人秀。“其中有些提議極為不妥,譬如讓我推銷家庭用品。”他說。
從默默無聞到一夜成名,Wu的眼前突然多出了許多選擇:他大可以像IsaacMizrahi那樣接受好萊塢的橄欖枝,拍一部《Unzipped》之類反映時尚界內幕的紀錄片,賺一票走人,也可以像JeanPaulGaultier或MichaelKors那樣去MTV電視臺客串節目主持人,去《天橋驕子》擔任評委,過一把流行偶像的癮。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或許他現在能享受更大的財富和名氣,但考慮到名利是把雙刃劍,今年美國設計師協會最佳新銳女裝設計師大獎多半就會因此與他擦肩而過。
面對誘惑,Wu決定做回自己的老本行,踏踏實實地當一名設計師。“人們想要把我包裝成一個電視明星,對此我必須學會說不。”
值得一提的是,當西裝革履的Wu在北京麗思卡爾頓酒店的餐廳里說出以上一番話時,他看上去一點也不像是一位時裝設計師。論外形,他沒有TomFord的英俊面孔,沒有KarlLagerfeld的一身珠寶,也沒有JohnGalliano的戲劇扮相,比起世俗眼光里的時裝設計師,他那充滿稚氣的長相反而更接近于我們常在報紙上看到的那些商界神童。
他輕描淡寫地透露品牌今年的年銷售額預計突破1000萬美元。商界神童的光環再次出現在他頭上。
吳季剛(Wu的中文名)自小便展露出了創作方面的才華(他兒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畫家或雕塑家),不過他對時尚的興趣卻直到9歲隨家人遷居溫哥華后才初見端倪。托英語老師的福,他獲贈了一疊時尚雜志以鍛煉英語閱讀能力,事實證明,雜志比教科書有用,因為小Jason對設計師的故事徹底著了迷。“對我來說,學習英語的過程就是我發現時尚的過程。”他略帶得意地表示。
Wu之所以能夠具有扎實的繪畫和手工功底,多多少少還得益于兩位鄰居的幫助。一位住在他家對面的基督教信徒原先在大學里主修時裝。“她會對我說,‘如果你聽話,我待會兒就教你畫畫。’”Wu回憶道,“我們會閱讀一小時《圣經》,再畫一小時時尚素描。她后來還送了我一盒水彩顏料。”另一位則常常把縫制窗簾時用剩的布料送給Wu,讓他好給洋娃娃做衣服穿。
俗話說,好運永遠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這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放在Wu的身上倒正合適。從16歲起,他開始以打零工的形式為IntegrityToys玩偶公司設計一系列名為“時尚皇族(FashionRoyalty)”的娃娃,他不僅要負責為娃娃提供一整套衣櫥,連發型、妝容都要代為策劃。2006年,當Wu從帕森設計學院輟學并離開NarcisoRodriguez的工作室準備自立門戶時,他的積蓄已經足夠他創業了,盡管品牌創立之初,公司總部就是Wu的自家客廳,而他手下其實也就只有一個員工而已。
“參與歷史的機會是無價的”
“優雅,精致,宛若淑女,如同來自另一個年代”,是人們對JasonWu女裝的評價。Wu的時尚品位有著與他年齡不相襯的老成。當他的同輩們在從街頭和運動中去尋找靈感時,Wu卻致力于設計傳統、得體的服裝——復古的印花、纖細的腰線和茶杯狀的裙身。BergdorfGoodman百貨的副總裁LindaFargo曾表揚他說:“我很欣喜地看到一位年輕設計師沒有用解構的方式定義現代時尚,而是用一種遵循傳統的方式表達他的主張。”
當被問及他對經典美的喜愛來源于何處時,Wu顯得有些茫然。他承認母親對他的影響——“她的不邋遢”、“她的盤頭”,以及“她總是把我打扮得相當學院派”,并將CharlesJames和YvesSaintLaurent列為他最尊敬的時裝大師。
不過,一談到“JasonWu風格”,他馬上滔滔不絕起來。“我的設計總的來說是經典的,又有叛逆的一面。在上一個春夏系列里,我用迷幻綠色腰帶搭配粉紅色羽毛裙。我喜歡這種強烈的反差,又譬如說在瑞吉酒店(St。Regis)展示斜紋軟呢做的連帽衫。”Wu舉例說,“我本人一直是個老派的人,比起摩登的設計酒店,我更愿意住在瑞吉。”
就連工作方式上,Wu也有其“老派”的習慣。與其將時間花在紅地毯和派對上,他似乎更樂于親赴零售前線,在與不同地區顧客的交談中用面料和剪裁做實驗。在過去幾年里,你時常能在亞特蘭大的Jeffery專賣店和芝加哥的Ikram精品店里看到他的身影。
正是IkramGoldman——Ikram的店主,也就是MichelleObama的“影子造型師”——將Wu的設計介紹給了第一夫人(此前Obama夫人穿著過的JasonWu服裝都是透過Ikram購買的)。在奧巴馬贏得大選后,Wu迅速完成了幾件作品的草稿,上交Goldman。據他回憶,后者的要求只有區區幾個字:“要閃”。
“兩天后,Goldman女士來電要我制作草稿中的那條白色單肩裙。感恩節前完工后,我親自坐飛機護送這條裙子去芝加哥,將它親手交給了Goldman女士。”Wu說。不管是這條白色長裙還是之后陸續補交的兩條彩色長裙,最后都沒有收錢。在Wu看來,“參與歷史的機會是無價的。”
拜Obama夫人所賜,Wu搖身一變成為美國新銳設計師的主力軍。他的同伴還包括AlexanderWang、ThakoonPanichgul、PrabalGurung、PhillipLim、RichardChai和DerekLam——不難發現,這些人是清一色的黃皮膚黑眼睛。僅僅幾年前,當我們說到亞裔設計師,想起的還是AnnaSui、VeraWang等出道于1980年代的一輩,如今Wu和Wang憑借清晰的個人風格和清醒的商業頭腦把前輩甩在了身后。“我對于能成為亞裔設計師中的一分子感到驕傲,我覺得我們中的每個人都能體會那種榮譽感。”Wu說,“我們是當今最酷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