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服裝企業將不用再遠赴江浙等地采購服裝面料、輔料了。昨日來自渝派服飾協會的消息稱,10余名浙江服裝面料和配件企業老板近日已入渝考察,準備斥資近2億元建廠,為我市服裝企業生產中高檔面料、紐扣、拉鏈等配套品。渝派服飾協會常務副會長程其飛表示,隨著重慶打造中國服裝之都的力度加強、沿海制造成本上升,越來越多的沿海服裝配套企業將目光轉向重慶,今后重慶服裝企業的原料采購成本將大大下降,市民也有望買到更時尚、價格更便宜的服裝。
浙商投資金額約2億元
“我已經在巴南的工業園內租下廠房,現在已經投入生產了。”浙江一拉鏈廠老板鄭權坤表示,早在今年7月,他就與9位浙江服裝配套企業老板一道到重慶進行了考察。鄭權坤介紹,10位老板的總投資近兩億元。
“今年6月和9月,我先后兩次來重慶考察,年底還要來一趟,準備與當地政府細談買地事宜。”浙江紹興一面料企業老板馮峰昨日向記者透露,目前他與另外三名服裝配套企業老板籌集了3000多萬元,準備在巴南區南彭鎮買地建廠房,專門生產服裝面料和拉鏈,主要配套重慶本土服裝企業。
“想來重慶建廠的沿海服裝配套企業很多,現在我幾乎每周都要接到七八個咨詢電話。”渝派服飾協會常務副會長程其飛表示,近期有10余名浙江老板兩次到重慶考察,均是從事服裝面料、輔料、拉鏈和鈕扣等產品的生產,他們選址的地方主要在南岸區和巴南區等地。
重慶服裝配件需求巨大
“此時來重慶建廠,主要是看好重慶的市場需求。”馮峰告訴記者,朝天門服裝市場每年批發量很大,重慶服裝企業對服裝面料、輔料和服裝配件的需求日益加大。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渝派服飾無論從做工還是時尚度,都受到全國各地眾多服裝批發商的青睞,甚至遠銷到俄羅斯和東南亞國家,對服裝原料、輔料的需求也逐年增加。”程其飛介紹,僅渝派服裝精品城里,有自己品牌、并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就有300多家,以做皮衣所需的原料水洗皮為例,按照每家年產5萬件,每件皮衣消耗水洗皮2米計算,一年水洗皮的需求量就是10萬米左右。
“重慶服裝企業對面料、輔料的市場需求,吸引了眾多沿海的服裝配套生產企業。”程其飛稱,今年9月6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再加上目前沿海地區成本上升厲害,且服裝配套企業之間競爭也日趨激烈,這些因素都讓沿海老板將目光紛紛投向了重慶。
渝企采購成本將下降兩成
據了解,重慶正在打造成為中國西部服裝之都,力爭2010年紡織服裝行業產值達到350億元。而來自市經委的消息說,2008年重慶紡織服裝產業總產值達270億元,但利潤明顯偏低。程其飛表示,由于本地生產技術有限,渝派服裝大到面料、輔料,小到紐扣、縫紉線等,都是從廣東、江浙、福建等地購買或訂做,導致渝派服裝生產成本增加、生產周期長、競爭力下降。據了解,渝企每年到沿海采購原料,要比本地采購多花上百萬元運費。
“這些沿海企業來重慶建廠,讓我們本地的服裝企業看到了一絲‘曙光’。”做了10多年服裝生產的老板鄧毅表示,盡管現在渝派服飾在全國有了一定知名度,也有了固定的銷售渠道和品牌,但制作服飾中的原料采購環節卻一直讓本土服裝企業老板們感到頭疼。“像做冬裝所需的保暖棉,重慶企業不得不到廣州等地進貨。”鄧毅稱,以服裝面料為例,光是物流成本就是每米4元多。而現在這些江浙沿海的服裝配套企業涌入重慶,將大大降低重慶本土服裝企業的原料采購成本。據程其飛介紹,像做服裝所用的拉鏈,在沿海地區采購,價格在5元左右,而如果在本地采購能便宜一元多,成本下降兩成。如果各類配套企業都能落戶重慶,今后市民購買本土服裝,單件價格將會便宜1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