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服裝品牌領域,劉建光稱得上是位“大姐大”式的人物。劉是廈門朗亦服裝有限公司(下稱:朗亦)的總經理,她在去年3月一手創立的男裝——MR.ZERO零號男,自上線后不到半年,單月銷售額便超過了百萬,位列淘寶五大品牌之一。而今年,根據劉建光的預估,總員工數不過五十人的“零號男”的年銷售額“預計將接近5000萬”。
雖然網上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但在兩年前,對于劉建光而言,在線上和線下之間應該如何抉擇,卻仍是個“哈姆雷特式的困惑”。彼時,劉建光在廈門當地一家女裝品牌擔任總經理,任內四年,這家“沒有加盟店、全自營”的傳統服裝公司年銷售額從兩千萬攀升到了一億,但劉建光感覺到了繼續增長的“天花板”。
“線下店鋪房租、渠道成本年年漲,但是產品售價卻很難提升,利潤空間越來越窄。”劉建光覺得,這是繼續做線下品牌都回避不了的問題。為此,幾經思考之后,劉建光決定建立網絡渠道。并于2008年5月帶領著此前的服裝品牌入駐了當時剛剛成立一個月的淘寶商城,開始了第一次“觸網”。
由于當時剛剛成立的淘寶商城流量還不穩定,兩個月的嘗試后,月銷售額不過才5萬余元,“觸網”試驗因“效果不佳”且“沒必要”被叫停了。“但通過那兩個月的運營,以及和做網絡的人的接觸,刷新了我對網絡市場的認識,我覺得網絡市場無論如何都應該被關注,而且潛力無限。”劉建光說。
2008年年底,劉建光辭職并組建自己的團隊成立了朗亦服飾有限公司,并在2009年3月15日推出了網絡品牌“零號男”。
先打一棒子
在網絡這個“完全革新的渠道”上樹立一個全新的品牌,劉建光和創業團隊鎖定了時尚男裝。
“我原來是做時尚女裝的,特別強烈的一個感受是,在沿海地區,女裝的時尚度和日韓非常接近,但2008年的時候,男裝還非常沉悶,和日韓比,中國的男生特別不會打扮。”劉建光說。在她看來,這便意味著更大的市場空間,更少的競爭,在當時的淘寶商城里,同類定位的品牌為數不多,而意圖將“流行資訊”引入男裝產品中的賣家更是鳳毛麟角。
雖然明晰了方向,但要找到切入口,也并非易事。
“線上和線下的打法完全不同”,劉建光說。根據她經營線下品牌的經驗,建立一個服裝品牌,傳統模式會根據資金規模,首先將品牌定位之類的統統設置好,然后有步驟的去推進,工作“容易量化”。
“但在線上,雖然我們心里設定的目標客戶群是18-28歲的男生,但當我進入之后,我其實并不知道哪些人才是真正的客戶群。”在劉建光看來,由于在網絡上無法“鎖定人群”,因此,網絡更需要“邊做邊修正”。
2009年3月品牌剛上線時,整個團隊不過四個人。在制定年度商品規劃時,劉建光提出了600萬/年銷售的目標,設定這一目標并沒有“太多依據”,當然也遭到了同伴們“虧你能想得出”的質疑。但在運營了兩個多月之后,看著單月銷售額從“0”開始一路飛奔,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個數字可能“偏低了”,于是,劉建光緊接著將目標修正為1300萬。
“做網絡品牌,別人只能通過你的產品去了解品牌,所以,要用產品組合系列的形式去切入,去引導顧客、展示品牌”,劉建光說,“零號男”上線之初,他組織了一組色彩比較豐富、較為年輕化的產品,主打樂活族的概念,這一系列產品獲得成功之后,又緊接著推出了以“囧”為主的產品系列。
按照劉建光的設想,最初的這些做法,都屬于“有棗沒棗先打那一棒子”。而目的,則是通過這些系列產品,為零號男集聚起來一批時尚、年輕的顧客群,然后再分析“已有的顧客”來定策略。
“今年開始我們的客戶群體相對穩定成規模了,我們也在去摸索一些更規范的做法。”劉建光說。
向傳統要智慧
最近,劉建光剛剛拿到“零號男”商標注冊的批復,同時,她開始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梳理諸如“零號男”的品牌規范、VI甚至包裝袋和拉鏈頭這些工作上。在劉建光看來,“零號男”雖然生發于網上,但要最終確立品牌,就不可能一直都只依賴網絡,最后也要落地,所以諸如品牌規范和品牌戰略都需要逐步的梳理完善。
“雖然目前大家覺得傳統品牌和網絡很難調和,但我覺得,隨著較大規模的網商的涌現,大家會改變這一看法”,劉建光說,對于電子商務企業而言,當網絡銷售上了一定規模之后和傳統便是“銜接的”,所謂“商務”的屬性便需要被突出出來,而傳統做法中很多做法,譬如產品怎么規劃,營銷怎么規劃等也都會變得極其重要。
這一看法并非想當然。事實上,對于規模增長帶給電子商務企業的運營挑戰,“零號男”如今已經有了切身體驗,最明顯的,便是“周轉緩慢了”。
“去年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只有十幾萬的庫存,但一個月最多可以做八十萬銷售額,周轉四次”,劉建光說,而規模變大之后,囤貨的壓力便會大大增加。根據劉的估算,一家年銷售額5000萬的服裝企業,一般需要囤2000萬的貨,當規模過億時,則需要四五千萬的庫存。
此外,“規模越大,產品的款式就需要越多,而且我們不光有淘寶一個店,現在麥網也有;而且,在商品的管理上也會出現一些難以避免的主客觀因素制約,周轉自然會慢下來”,劉建光說。“網絡銷售的一個特征是的是款式多,每到換季,一定是上很多款”,“零號男”的貨品種類相對較少,但每季的新品仍達百余款,而業內款式的則在三百多種。而眾多款型在實際銷售中則會呈現出“二八原則”,即一般而言只有20%屬于熱賣產品,80%產生滯銷,而且反差極大,“爆款一季幾件,滯銷款可能就十幾件”。
除此之外,一些突發性的客觀因素也同樣會給服裝網商帶來挑戰,譬如今年上海世博和廣州亞運會接連舉辦,許多印染廠被關閉、限產,同時原材料漲價,導致春季的面料現在就要去預定,而且之前加工面料的供給三天即可,現在則需要五六天,這些都會占用企業的“資金”。
為此,劉建光引入了一家以夾克和皮衣生產為主的服裝制造工廠作為股東,除了換來了資金之外,零號男的夾克和皮衣類產品的生產和設計也有了保障和著落。“必須理順供應鏈,否則快速發展便會面臨很多制約”,今年11月中旬,“零號男”和相關軟件企業合作“量身”開發的物流管理軟件也已上線試運營。
在劉建光看來,如果團隊不向傳統服裝企業去學習商品管理和營銷規劃能力,而是一味按照“互聯網方法”追“爆款”,規模小的時候尚可,而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貨品積壓就有可能弄垮一個企業。而根據劉建光的規劃,如果一切順利,明年秋季,零號男則有可能開出自己的線下體驗店,“品牌落地才能夠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