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的時裝界格外熱鬧:承辦亞運會的廣州,辦起了號稱“亞洲最大的時裝周”;借世界關注上海世博會之機,大打海派風情的上海時裝周提前拉開了帷幕;隨后是連續舉辦了16屆的中國國際時裝周登場亮相。
在一個地域經濟文化背景各異的龐大國度,辦幾個時裝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時裝周能否聚合起中國的時尚設計創新力量,能否吸引關注中國市場的境外品牌,能否揭示經濟、文化日益昌盛的中華民族時尚文化的走向,能否傳播中國的時裝流行文化并影響國際消費,能否為中國服裝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活力,能否為中國時裝消費市場樹立風標?
以時裝為創新元素,借時裝周平臺,交流設計創新理念,傳播時裝流行文化,發掘本土設計名師,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拉動時尚消費,中國各地創辦的時裝周,與國際知名的時裝周宗旨大相徑庭。但向“中國創造”深度轉移中國服裝業,此發展階段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設計文化交流平臺,來提升中國設計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來提升中國時裝品牌在跨界融合中的文化藝術創新力,來提升中國乃至國際社會對中國時尚流行文化的關注力,中國的時裝周在學習借鑒國際四大時裝周優秀成功經驗的同時,如何打造出獨具中國特色的時尚平臺?需要探討的話題是多方面的。
演繹真實情感的設計創新
發掘民族文化寶藏中的精華,用現代的時尚語言去創新中華傳統文化、提升中華民族國際時尚話語權,是中國服裝產業賦予設計師們的歷史重任。我們欣喜地看到,在時裝周舞臺沉寂多年的設計名師薄濤,將對中國水墨丹青文化的研究,運用到時裝設計創新中,他以中國畫精品中的元素為靈感之源與素材之基,把中國五代、元、明、清的大家之作,通過德國的數碼、英國的噴繪、意大利的染料,印制在絲、緞、毛料上,通過古典文化與現代時尚的對撞與糅合,表現出華夏情懷和東方哲思,為中國式的高級訂制時裝設計創新另辟新徑。
薄濤這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時尚探索精神,因在近年中國時裝周T臺上少見而更顯感人。中國國際時裝周作為國家時尚權威平臺,如能對這種創新精神大力褒獎,我們相信不僅會喚醒更多設計名師們將豐盛的民族精神文化寶藏作為設計創新的主張,更有利喚醒那些還漂浮在享受鎂光燈的追隨、靠出位噱頭炒作、卻對時裝設計本身少下工夫的新銳們,沉下心來用一種真實的情感去發掘最國際的民族時尚精神,以創新的職業精神承擔這份責任。
在中國國際時裝周的獲獎榜上,雖沒有薄濤的身影,但多年堅持在針織與梭織設計語言上不懈創新,創意地將中西建筑肌理與經典紋樣、色彩夢幻結合,獨創中國針織時裝風尚的設計名師鄧皓,在版型上的精到與用心,在品質上的孜孜以求,男裝設計師王玉濤華麗優雅的新貴族風格的設計,都以可圈可點的誠意之作被中國國際時裝周褒獎,這些足以說明,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創新發展的中國時裝設計舞臺上,迫切需要發自內心的設計文化。
在北京時裝周期間,筆者親眼目睹世界百強企業日本旭化成集團的8位高管人員,圍繞一個將用旭化成面料設計2011秋冬時裝的中國設計師,詳細傾聽設計師的創新構想,介紹旭化成面輔料工藝特性、文化特點和交貨流程。這種真誠如果能成為中國紡織服裝各行業組織鏈間、設計師與服裝品牌間、品牌經營商與消費者間交流的常態,中國時裝業的發展創新,又何愁走不出自各為政的圈子文化來呢?
獨具中國特色才更顯國際魅力
中國的時裝設計文化交流平臺,不必硬性參照國際“四大”時裝周標準來創建,切合產業發展的時代需求,切合急需提升的中國設計力量的實際情況來創新,是中國時裝周未來發展的關鍵。
在中國國際時裝周期間,由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辦2010中國現代時尚創意設計展和中國時裝設計創意邀請賽獲獎作品發布會,同樣引起了中國時尚設計界和傳媒的關注,參加這個設計展和創意賽交流設計思想的設計師,不需要準備幾個系列幾十套作品,不需要籌備巨額的發布會資金,但靜態展示與動態表演的結合,在交流內容和形式上,都是符合目前國內新銳設計師和高校設計力量參與設計交流需求的。
圍繞一種需要創新的元素,聚合起眾多不同的設計師用不同的設計語言、不同的創新手段、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共同演繹同一個時尚理念,中國時裝設計界曾在建國60年時,嘗試過的這種設計文化交流方式。這種方式是可以借時裝周平臺聚集起更強大的中國時裝創新力量的;推薦優秀設計人才與時裝企業在時裝周合作,是可以讓時裝周成為買手、加盟商、消費者了解品牌文化,獲取時尚流行理念窗口的……隨時代經濟文化的變化,根據時尚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中國時裝周如能攜手各方力量,創建凝聚中國時尚力量的文化機制,創新中國時尚設計風標的考評機制,創造中國時尚文化的批評引入機制,中國時裝周還愁不能提升在行業中的權威性,不能在國際產生時尚影響力嗎?
強化中國精神是設計師的責任
我國是個服裝生產、出口、貿易、消費的大國,時裝設計文化的興旺,是國家服裝產業質變的根本,是奠定我國能否引領國際時尚潮流地位的根本。與國際知名的時裝周相比,我們的時裝周還存在著較大差距。但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已使中國成為了國際時尚的中堅力量。伴隨中國在全球服裝制造業領軍地位的奠定,伴隨國家經濟發展中國市場已成為世界時尚最注目的焦點,中國時裝周要想與米蘭、巴黎、倫敦、紐約等國際時裝周一樣,迅速成為國際時尚流行文化的發源地,成為國際時尚社會關注的聚焦點,還需要我們將中國時裝周的發展創新,作為中國時尚建國大業來完成的重要事業。
中國的時裝周如能在政府支持下創建一種文化凝聚機制,聚集起全中國的時尚策劃力量、時尚設計力量、時尚產業力量、時尚品牌力量、時尚傳媒力量、時尚文化力量、時尚偶像群體,圍繞推廣以中國時裝流行文化為主體的系列時尚文化活動,聯手創新中國時裝周系列內容,是國家和行業組織在經濟文化建設中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營塑中華文明時尚形象,用中國時尚文化影響世界的重要責任。
放緩時裝周制造名師的節奏,提升國家設計榮譽的專業性,引導設計人才領悟中國設計文化要素蘊含的深刻思想和社會價值,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對設計內容和形式創新的辯證態度,是各服裝行業組織需要積極推行的內容。如何引導設計力量在與國際同行競爭中找出品牌設計文化上的差距,改變品牌基因中設計個性不鮮明狀況,在變重單款設計為品牌著裝方式的創新中,加快品牌文化時尚精神的提升,從產品設計向創意設計時代邁進是目前很多品牌急需解決的問題。
打造中國的時尚話語權,是一項用文化精華塑造民族形象,提升中國在國際時尚舞臺上文化地位的國家戰略工程。
褒獎中國時裝設計創新精神,褒獎義無反顧為時裝設計藝術形式自由而為的職業創新精神,引領中國服裝設計軍團在設計創新中履行歷史賦予的生態責任、道德責任、文化傳承責任,中國時裝周需從市場角度、專業技術角度、文化貢獻角度評定設計師對行業、對市場、對專業、對時尚文化的卓越貢獻,這是中國時裝周能否樹立起對時裝設計藝術尊重的權威,中國時裝周倡導的流行文化能否對時代產生影響力,中國時裝周對設計藝術與商業結合的褒獎能否推動產業的發展,中國時裝周能否成為中國時裝權威的時尚平臺、能否成為國際矚目的時尚平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