襯衫有一種能讓女人性感、讓男人帥氣的質感,因此它是衣柜里的必備時尚單品。從最簡潔的白襯衫到加入褶皺、荷葉邊等多種時尚元素的各式襯衫,襯衫已經在衣著文化中衍生出自己的魅力,通過其特定屬性,在社會環境中強化穿著者形象。電影等表現生活的藝術形式也借襯衫來塑造人物靈魂。
襯衫的歷史源遠流長,和很多基本服裝一樣,在男裝興盛的時期誕生,想想男人們以前在服裝上也是值得驕傲的。它的前身是古羅馬時代男士穿的內衣“斯布庫拉”,有趣的是,從“斯布庫拉”向現代襯衫再前進一步,卻是諾曼底貴族“凍”出來的。
十四世紀以前,諾曼底天氣寒冷,無領無袖口的襯衫原型因為漏風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先后出現了利用繩子把頸、袖的部位扎起來的新款式。到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當初為了保暖而出現的極其樸素的頸、袖扎繩,因為當時貴族對于衣著美觀的追求而變得花樣百出,顏色越來越鮮艷,絲綢、金絲、銀絲也被應用在了當時的扎繩上,當然繩子打結也出現了各種花樣,一時間襯衫的袖口簡直成了上衣的焦點。通過內衣、外衣袖口長度的巧妙安排,襯衫的漂亮袖口總會得到充分的展示,而這恐怕也就是今日襯衫袖口要露出西服一點的來源吧。
進入了十八世紀以后,腰身和袖子肥大而舒適的襯衫開始出現了。可以見到襯衫前面的開衩部分和胸部的裝飾花邊荷葉邊裝飾。袖口上也同樣是荷葉邊,穿起來手腕被荷葉邊的花邊蓋住,這是當時最地道的貴族穿法。
上衣和馬甲固定下來之后,襯衫的存在感變得很薄了。但上流社會賦予了它新的意義:保持襯衫的清潔、穿雪白襯衫,被認為是新的身份象征。“不在襯衫上用香水;擁有很多上等的亞麻襯衫;在有純凈的流水和空氣的田園村舍洗滌衣服”成為紳士們的美學宣言,這對沉浸在香水和體臭中的襯衫來說,算是一場大革命。是否擁有各種各樣的襯衫,是否舍得在襯衫上花錢,是否保持襯衫的清潔,也成為判斷其社會地位的主要依據。
近代服裝史上,襯衫在細節上一次次地演變發展。伴隨著第二次產業的發展,白領階層增加,作為紳士、商務人士的標準風格西服樣式也確定下來。襯衫在配合西服和領帶中以白色為中心逐步推進,素材也由棉開發出化學纖維。防縮、防皺等機能性加工也隨之得以發展,價格也降低,逐漸使襯衫這一服飾走入到平常老百姓的家中,成為大眾化的服飾。這類襯衫的特性是材料更易打理,甚至終身不用熨燙。這類襯衫到了現代,有一個更鮮明的時代特征銷售方式,即如utype型牌男裝的網絡直銷,這種方便而實惠的購物方式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青睞。
另一方面也揭開了襯衫品牌化及細分的序幕,使用高級純棉布料和量身定制的高級襯也逐漸出現,這類襯衫更注重襯衫自身的面料以及制作的工藝。面料更加的考究,工藝更加的復雜,用以滿足中產階級以及那些追求品位及品質生活的人群。型牌男裝就是這樣特別為那些懂得襯衫是為體形而設計-就如房子為住客建造一樣的男士們而編制,因此他們非常苛刻地追求高品質,細節考究,精心挑選各種舒適面料、輔料。采用密碼定制方法輕松實現合體著裝。
襯衫發展到如今,也不僅僅只是正裝這一種形式了。伴隨著各個社會階層的男性對襯衫的熱衷,根據人們的職業和生活態度,襯衫在剪裁、材料、花式等方面都蓬勃發展,不同襯衫也給不同屬性的人們帖上了不同的標簽。讓我們通過電影來觀察各個人群對襯衫的演繹。
邁克爾·道格拉斯主演的《華爾街》將“雅痞”這個詞和他們的生活方式傳遍世界,電影中,構成道格拉斯衣櫥的是那種地道的“權力衣著”——AlanFlusser西裝、硬領的細條紋襯衫、RalphLauren背帶,Gekko穿著這樣的戰衣向世界宣稱:“Moneyneversleeps”。如今“權力衣著”已打破舊有的界限,并非一定是董事會的主席才可以打扮得有權貴感。剪裁精美的世界最頂級西服手工縫制圣地——倫敦薩維爾街是男性魄力的源泉,他們幾百年來的高級定制傳統現在被TomFord和GiorgioArmani這樣的奢侈品牌拿來運用,他們讓奢侈品牌在民主化后,又重新回歸到了高級的概念。男人的基本物件就那么多,品質則成為區別時髦度的最大因素。
而在裘德·洛主演的《Alfie》中,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21世紀有時尚品味的風流奇男子對粉紅色襯衫的偏好,也正是粉紅色對于男人的意義,流露出花花公子放蕩不羈的本性。
最高明的要算李安導演的《斷背山》對襯衫的經典演繹。在電影的最后,廝守一生的愿望因杰克的意外身亡而落空,帶走杰克骨灰的恩尼斯在杰克的衣柜里發現了一個秘密:他們曾經因打架留下血跡的兩件襯衫套在了一起,像兩層皮膚一樣緊緊地貼在一起。這兩件襯衫包含了兩個愛人之間太多的情愫,當恩尼斯抱著兩件襯衫黯然淚下的時候,整部電影的意義都凝結在了兩件襯衫中。
襯衫在男人的世界里融入了成熟、穩重的表情,而到了女人的世界里,就變得性感而多彩了。穿著白襯衫給男人剃胡子的女人,是如此的性感;穿著泡泡袖、荷葉邊、蝴蝶結裝飾的襯衫的女人,是如此的嫵媚。粗獷直線型的男性剪裁大量溜進女性的衣櫥,與充滿十八世紀宮廷浪漫味道的女性化襯衫爭得半壁江山。
女人把男人的襯衫當成睡衣來穿不僅僅是“養眼”而已,也是女人自身松馳身心的一種方式。女人通過襯衫打造“帥氣”形象,并不是生硬、機械地搬用男襯衫,而是對男襯衫進行精心改造,將男襯衫固有的簡潔設計轉化為利落、俊俏、靈巧的女性情調。上世紀40年代的時尚是浴血重生后的午夜場,氤氳著繁華、香艷和驚夢般的絢麗。二戰后資源匱乏,女人們也參與到了重建家園的隊伍中時,拖地長裙變得累贅,于是在香奈兒女士等設計師的帶領下,改造蘇格蘭粗呢男性襯衫和褲子,讓女性們有一種更加輕松、自如的著裝方式。這以后,女人們對襯衫的熱愛便一發不可收拾,而服裝在女人身上的可塑性也讓襯衫開始了千變萬化。
昆汀·塔倫蒂諾代表作《低俗小說》中,“熱舞王子”約翰·屈伏塔與烏瑪·瑟曼大跳扭腰舞,被奉為上世紀90年代最經典的鏡頭,GiorgioArmani在其中就為烏瑪·瑟曼精心打造了漂亮、流暢的白襯衫線條。《茜茜公主》中那個活潑可愛、天真爛漫的羅密·施奈德成為了人們心中不褪色的記憶,她典雅的淺色襯衫上,有著宮廷式領花與公主袖的結合,讓設計簡單的深色外衣瞬間變得充滿公主氣質。EdithHead為奧黛麗·赫本設計了《羅馬假日》里那著名的白色襯衫——由于奧黛麗本人那纖細的腰身和高貴的氣質,使得白色襯衫瞬間就成為很多女孩子衣櫥里的新寵,當時沒有哪個女孩不想擁有赫本那樣的身材和氣質,也沒有哪個女孩會不備上幾件不同款式的白色襯衫。
襯衫在男人與女人之間、正式與休閑之間嫻熟地轉換著表情,極具表現力,成為時尚而白搭的單品。在這個冷熱適度的天氣里,正是襯衫“大展拳腳”的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