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鞋在我國歷史悠久,流行甚廣。我國古代大詩人杜甫在西行古秦州時,就有“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之句。足見麻鞋在唐代就已廣泛流行。甘肅盛產大麻,麻鞋流行各地,而且各具特點。武山麻鞋,是用麻繩拉成布底,鞋幫用純白的棉線繩編織成雅素的圖案。夭水、甘谷、秦安等地麻鞋,其式樣與武山麻鞋大同小異,但棉麻并染以雜色。有的在鞋口前飾有多色或單色棉線大絨球,男女皆宜,十分美觀。兒童麻鞋則更講究,它用五彩布或線,編織成種種花形,鮮艷奪目,藝高驚人。但最令人驚嘆,最負盛名的要數清水麻鞋。
據有關資料記載,一九二九年,吉鴻昌將軍駐防隴南,在天水舉辦了國術比賽大會。會后吉將軍給前來參加比賽的國內武術家贈發一套衣服和一雙清水麻鞋,從而使早已成為甘肅特產的清水麻鞋名傳四方。
據考證,前幾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阿斯它那唐代古墓中出土的麻鞋,與清水麻鞋幾乎一模一樣,別無二致。近年不少前去天水旅游的外賓,對式樣新穎、風格別具的清水麻鞋更是驚嘆不已。稱贊這種麻鞋,既具有工藝美,又具有自然美,古樸奇特,富有情趣。
古人有“革皮之良,莫貴于麻”之說,這就是對麻的一種尊重,是對一種手藝的尊重,更是對大地恩情的尊重。我們善忘的現代人,真應該學會尊重手藝和大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