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擠進熱門秀場來,前往展廳參加訂貨會才是DianaTu的日程重點。與此同時,微博就成為了市場調研的好幫手。不過她也坦言,本次紐約時裝周,她下的訂單并不多。
作為買手,我每次去時裝周的程序是先看秀,擇日再去品牌展廳的訂購會下單。去展廳才意味著真正的工作,所以我現在比較少看秀,避免一樣的東西看兩遍。當然,在秀場身臨其境的體驗總是特別好,擺放在展廳里的畢竟只是每件商品的陳列,而發布會則是設計師對新一季理念完全概念化的呈現。
這次我在紐約時裝周看了RichardChaiLove、Rag&Bone、JenKao、CushnieetOchs、JenniKayne、RADbyRadHourani、Preen、Wayne、BoybyBandofOutsiders等品牌的發布會。Rag&Bone時髦美國風的棒球外套、JenKao大膽的用色都讓我眼前一亮,但我最喜歡的系列當屬Preen。該品牌過去以制作緊身、突出身體曲線的連衣裙為主,但最近幾季開拓了一些全新的領域,比如裙子的長度不再像以前那樣觸目驚心的短,而是下放到了膝蓋左右的位置,此外我也很欣賞這個系列的顏色搭配。
大體上,2011年秋冬紐約時裝周大吹美國風,常春藤校園和西部民俗風常常交替出現。外套和大衣均有搶眼的表現,五彩斑斕的色彩也從春夏季延續下來,出現在毛氈連衣裙上。另外,根據我的觀察,本季有不少設計師鐘情于開叉的裙擺,Preen、JenniKayne的秀上均有體現。
對時裝愛好者而言,微博絕對是件好東西,但站在我們零售商的角度來看,大量轉載并不一定就是好事。現在,一件新款從發布的那一刻起就被微博不停轉載,到了第二天各大媒體的報道出爐時,又要被轉載第二遍;等到一部分明星先于所有人穿上它們走紅地毯時,這些衣服已經不知道在雜志中出現過多少次了。與此同時,服裝生產到運輸的流程卻一點也沒被縮短,還是維持在半年左右,因此最后銷售的壓力都落在我們零售商的身上。
展廳的氣氛和時裝秀完全不同,全無媒體在場。在拋棄了T臺的形式感后,你所看到的是新裝最真實的一面。這里除了秀上展示過的款式外,還有不少迎合銷售的款式。以JenKao為例,展出的服裝都比較夸張,編織裙和拼接外套雖然我個人都很喜歡,但是我也不由擔心起產品的價格來,何況我的顧客會不會接受那些設計也是個問題。不過,在她的展廳里我發現了很多不錯的折中的設計,例如一條已經被我訂下的長裙。
BoybyBandofOutsiders本季有很多長兔毛的外套也深得我心。微博的好處在這時就顯露出來:我發的每張照片就好像是一次簡單的市場調研,哪些衣服獲得的評論最多、被轉發的次數最多,全都一目了然。
這次我和珠寶設計師EddieBorgo聊了很多,他對中國市場特別感興趣,甚至已經對微博和人人網作了研究,并讓我給他一些建議。雖說紐約時尚圈的華人面孔越來越多,你還是可以感覺到,日本的媒體和零售商在這里得到了更多的尊重。我去看的那些秀基本算是新銳設計師,但他們在日本已經很有市場了,相比之下,中國這一領域的市場還沒發展起來。所以我覺得中國時尚從業人士還是應該再努力一下,不能太快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