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武漢舉行的第二屆國際服裝(院校)設計大獎賽上,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吳海燕說,中國服裝設計師經過多年發展正逐漸強大,與外國設計師相比有自己的優勢,中國不缺設計師,缺的是營銷和整合。
身兼時裝設計師和專業教師雙重身份的吳海燕多次到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考察。她說,經過在國外的考察和與國外設計師的合作,發現國外的設計師技能很單一,而我國的設計師能力比較綜合,在創意設計領域有自己的優勢。
她說,雖然改革開放之初一度企業沒有設計師,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設計師協會的成立和國際國內賽事的傳播,我國的設計師隊伍已逐漸強大起來,并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吳海燕說,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營銷和整合資源方面有很大差距。現在,許多發達國家將設計基地放到中國,將中國高等院校培養的最優秀的人才召至旗下,但是,只讓這些中國設計師做設計輔助工作,如選料等,而將原創放在本國做,這為我國設計師的成長設置了障礙。
目前中國設計師也面臨十分好的機會。吳海燕說,一名品牌設計師,要培養自己對廣義市場及目標市場的調研習慣,形成對流行現象的認同性、敏感性、應用性、設計性,要具備對國際國內市場信息整理、歸類、分析、基礎研究與思辨的職業能力。中國的一些城市如杭州市等正在創造良好環境吸引設計師前往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