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馬仕注資“上下”
在持續至少十年以上被前衛青年藝術關注之后,蔣瓊耳已經不再是個新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當她再度被密集關注時,面貌又已經完全不同。
開設在上海香港廣場的“上下”,因為愛馬仕的注資,以及本土奢侈品的概念,已經廣泛為媒體注意,在極度匱乏本土奢侈品打造意識的今天,“上下”會被每一個關心高端消費的雜志所注意。從氣質格調上,“上下”最大程度將中國材質和西方奢侈品氣質交會。蔣瓊耳無疑再度引起重視,這一次亮相和她在十余年前以一場工業螺絲設計而成為無數同齡藝術從業者艷羨的對象和媒體的驕子類似,同樣是走在同類型同時代的前列。
她是否會成為中國奢侈品打領軍人物?
關鍵在于,她能夠走多遠,或者說,中國的奢侈品打造,她會否是一個成熟的領軍人物。
除了切入面過于雜多,可能不易形成統一品牌認知之外,蔣瓊耳是目前最有希望打造中式奢侈品的個人,她的優點在于視野、積累、中西合璧的經歷,聰明的掌控力,和媒體良好的關系。最關鍵的是,這一切才可能造就一種中國器物與西方奢侈品感覺契合的品牌。
如果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人們目前還比較關注萬寶寶,她近期的設計引人注目,并被認為以家世和見識、年齡而言均不可限量,但是蔣瓊耳在中國文化領會上也許更有慧心與眼光。設計師非常多,人人都懂得從傳統中去吸取營養,而文化底蘊決定了吸收養分的多少和精髓。目前打造中式奢侈品的人甚多,或徒有理念,并無設計功底,或有匠心,而無師意,均難以擷取本國文化之最精深處,然后將器物融匯到一個活的生活河流中去。目前看起來,蔣瓊耳各方面積累皆有,有家學可領會本土文明,游歷他國增廣見識,有設計功底,文字感覺也相當好,又少有地與國際奢侈品合作,做過愛馬仕櫥窗設計。如論行軍布陣,恰恰是非常齊整的一個陣仗,因此“上下”一出,感覺就非常到位。
萬寶寶近期設計引人注目
蔣瓊耳還需要做的事情,是怎么聰明地用好她這罕見的資源集于一身的優點,解決一個“進入活著的生活河流”的問題。三宅一生說過,我最高興的事情是衣服被人穿在身上而不是放進博物館。實際上中式最華美之物應有盡有,只看怎么在活著的生活潮流中,為人所追慕擁有而獲取價值。這個取決于對當代思潮、審美、群體情緒的把握甚至引領,誠非易事,其實可以說,誰做好了這個,誰就成功。但正如在前面反復強調的,需要領軍人物的眼力、見識、愿景、人脈、吸收能力、創造能力、運營能力。
哦,這樣一個人不容易找啊,所以,當一個人初具這幾乎所有的優勢時,你不能不看好她。就像范思哲在上世紀橫空出世時,當時不過二十許人的年輕設計師,亦因多重因素基于一身,可以預見日后的成功。但是,如果拿范思哲、Prada等品牌締造者去預期蔣瓊耳的話,那還得看到群體的力量。范思哲有一兄一妹,可以援以商業助力和繆斯靈感,而Prada的丈夫亦給予其商業上無限協助。“上下”如果期許一個大成,蔣瓊耳的團隊將起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