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斯·查卡拉(Georges Chakra)是誰?熟悉歐美時尚界的人知道,他是鮮有的幾位“異域設計師”的翹楚。
來自中東地區的黎巴嫩,他設計的高級定制女服,一直被慣于“小眾”的風格,卻以鮮明的個性特征在歐美時尚界獲得嘉譽。他的客戶群,包括拉丁天后珍妮弗·洛佩茲,《吸血鬼日記》的女主角妮娜·杜波夫,超人氣美女歌手凱蒂·佩里,《緋聞少女》的女主角布萊克·萊弗利,美國知名的主持人奎因·拉蒂法秀等。是的,還有李冰冰在2011年戛納電影節上最受贊譽的那條“天鵝裙”。
為“女魔頭”準備服裝秀
對喬治斯·查卡拉來說,2005年的故事,像戲劇,卻又不是。
夏秋之交的一天,加拿大的天氣已然起了涼意,設計室里工作的查卡拉依舊按照日程進度,喝一杯咖啡,聽幾首流行樂聲,吃幾顆秘書提供的甜點—烤栗子,然后打開郵箱。
一封來自大衛·弗蘭克爾導演的電影制片廠的郵件讓他倍感意外。那一年,大衛·弗蘭克爾導演正在籌備他2006年的新片《穿普拉達的女王》。這部以全美最昂貴的時尚雜志作背景的時尚潮流電影正在尋覓心中的“合適服裝秀”。
電影制片廠借去了查卡拉2005年的春夏定制時裝。劇中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女魔頭”米蘭達必須有一系列“能夠引領時尚”的服裝款式。
“那是我國際生涯的轉折點。”他對時代周報記者概述道。帶著濃重的中東口音,平靜中又很興奮。以此開始,查卡拉的作品標志性地被歐美時尚界所認可。
“我并不是屬于主流國家的人,對于一個異域者而言,這個過程更加艱難。”幸好歐美人也是“只認實力不認人”。這對查卡拉而言意義深遠。
出生于黎巴嫩的查卡拉,黝黑的膚色并不隨著年齡的增長居住地的變更而有所不同。中東地區的文化充斥著傳統和個性的悖論,這在查卡拉的國際職業軌跡中,乃至作品設計中尤其明顯。
“我喜歡服裝設計,幾乎是源于天性。”幼年的查卡拉喜歡流連街頭觀察女性人群,更喜歡捧著寫生板在街頭巷尾寫生。過路者形色匆匆,表情各異,各種或沉重,或明快的衣服配合著神情而展示女性某種隱隱卻獨特的氣氛。“這讓我覺得激動莫名。”
這是一種查卡拉也無法闡釋的興趣來源,正如他也無法對父母解釋為何他總愛翻閱名流生活雜志一樣。這對舊時的黎巴嫩家庭而言,是無法理解的“非主流”舉措。于是他只能選擇室內設計。在大學里選修設計,畢業后在首都貝魯特開設了他的第一個工作室。
可閑時無事的時候,他還是喜歡那種街頭觀察的快感。“可以說我的所有設計的靈感都來自女人。”明知道時尚設計并無法成為當時的主流,但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中卻無法釋懷那種扎根內心的“愛好”。
查卡拉的室內設計的作品同樣有許多女性色彩,甚至一些本該剛硬的作品款式卻巧妙地融入了女性的柔美。在當時的市場銷路中,這種特別的“個性”也“歪打正著”地給查卡拉帶來了很多經濟效益。
2005-2007年,黎巴嫩的政治局勢更趨不穩定。在朋友的建議下,查卡拉申請加拿大的時裝學院并被錄取。“那年離開黎巴嫩對我是個完美的機會,讓我回到我最初的激情和我最初的夢想。”
“當我年幼翻開名流生活雜志的時候,我就希望,并且現在也希望,那些走上紅地毯的人們,穿著的是我設計的服裝。”在離開黎巴嫩的前夕,他終于對父母吞吐,可父母早已不記得那些曾經存在在屋內角落的雜志。
從貝魯特“出逃”
查卡拉成長的環境,一直都離不開教派和政治,那是極其復雜的、沉重的話題。而“小人物在面對沉重的大環境總是充滿許多無可奈何。”查卡拉說道。
在黎巴嫩長達17個月的政治危機失去控制后,2008年 5月終于爆發了首都地區的武裝沖突,什葉派和遜尼派的沖突迫黎巴嫩政府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封鎖活動,包括強制性地關閉了機場。“而我的巴黎時裝展是在7月的第一周。”等查卡拉意識到貝魯特局勢的沉重和無序時,他面臨著如何“出逃”的難題。
所有的服裝材料和物資都被封鎖在機場,如果政治局勢無法解禁,那么任何時裝展都只能是浮云。沒有任何政治背景的查卡拉沒有“內線”,只能外圍觀察尋找機會。查卡拉幾乎每天都在打聽政府動靜,打聽機場狀況,聯絡相關人員陳述情況。
這場教派沖突最終在6月15日看到一絲“異樣”:政府開放了機場。
查卡拉清早便在有關窗口查閱相關的航班情況,開放機場卻不代表航班的松動,也不代表他能夠平安無事地把物資全部運送出去。處于癱瘓的交通狀況使得貝魯特機場的航班線路極其狹窄,原本有70家航空飛機經停機場的狀況銳減到寥寥幾家。
“那時候只有一個念頭。無論是去哪兒的線路,只要能讓物資出去,無論轉多少次飛機,也要及時抵達巴黎。”查卡拉將物資分給幾個得力的工作人員負責,并規劃了幾條線路運送物資。幸運的是,這場時裝秀的演出最終得以順利進行。
查卡拉說自己是個雄心勃勃的人。“我覺得我連在武裝沖突中都成功‘脫圍而出’,那么我也能對很多事情迎難而上了。”
“我不喜歡在我的作品里看到有任何沉重—哪怕許多人說童年的環境總是會潛意識地左右設計師本身。”查卡拉笑道。他喜歡欣賞女人,靈感通常源于一場電影一份書畫一個故事一幕場景,“都和政治無關啊,我為什么要喜歡它?”
海倫·米倫的奧斯卡禮服
李冰冰也許是第一個穿著查卡拉設計服裝的中國明星。
匆匆奔赴今年5月的戛納紅毯,李冰冰以一襲天鵝裝亮相紅毯。以羽毛為主題的疊紗禮服,白色束身上衣飾有搭配成月牙狀的羽毛飾件,腰部以下配上藍色的蓬紗面料疊裙。
這種在女性化的設計中卻帶有獨特的硬朗風格的服裝,是查卡拉工作室的一項吸引點。
晚會、紅毯和禮堂是查卡拉的目標群。而他涉獵的風格也多種多樣。他將流蘇、幾何立體裝飾物、曼妙薄紗加入褶皺效果,剪輯出一種凜冽的氣質去表現女人的剛強。他也用半透明的性感蕾絲印花來突顯女性的風韻,必要的閃光材質則是高級訂制禮服不可或缺的。他今春的服裝設計則以大自然花香為主題,試圖讓人物也體現某種大自然的特質。
“我希望我的服裝能是高雅明快,性感而不浮躁。”查卡拉表示。時裝設計中的創新和注重細節非常重要。就像李冰冰的那套天鵝服,在羽毛設計的部分細致而搶眼,個性突出,這讓這套服裝在戛納紅毯變得獨一無二。“服裝設計師最怕的應該是大眾化吧。”查卡拉打趣道。最好的服裝是能讓穿著感覺此服裝是為其量身打造的,“只是他們的”。
“我喜歡有個性的名人,有他們自己的個性。當一個名人讓我挑選幾套禮服作為備選時,我們都是盡可能地選擇了認為合適的服裝。”查卡拉解釋道,可是最終選擇的是哪一件,卻是設計師不能百分百肯定的。
正如海倫·米倫在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頒獎臺上一襲紅緞子禮服,這出乎查卡拉設想。“我們挑選了三套禮服給海倫·米倫,雖然其中也包括這個紅緞子禮服。”查卡拉說,“這次很戲劇性,因為紅緞子并不是我們工作室推薦的首選。”查卡拉卻難掩高興。“這是一種微妙的信號,一種設計師和雇主之間的平衡過程”。
查卡拉認為紅地毯趨勢在時尚界是必然的。而對于下一季度的設計,他希望能用熱烈的黃金、灰色、淡紫色、綠色、棕色去尋找一種復古與現代的契合點。“最好的設計是完全打破了自己的所有歷史紀錄,因此我總是期待下一季度的設計是我截然不同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