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服裝設計師的萬千奇思妙想,各種新奇的、詭譎的、抽象的視覺形象以千奇百態的形態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并且不斷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然而服裝設計遠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簡單,它要求設計師有很強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既然設計出來的衣服是要在生活中穿的,那么我們通常會既要求美觀時尚,又要優雅舒適,當然,還需要有設計師的個人創意火花融入其中。學生如何從服裝的“使用者”過渡到“設計者”?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服裝設計專業開設了一個創意設計課程。《創意周刊》對話此課程的指導老師文妙,通過解讀創意課后的服裝設計作品,來展開這些未來時尚引導者的創意課引發的思考。
用建筑來引發靈感
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體塊出現在服裝上,仿佛建筑的立體一般;柔軟扭曲的機理感攀附于服裝,恍若海底植物的美感……這些充滿想象的設計,是一次廣東工業大學服裝設計系創意課程的“果實”。縱然,我們在T臺上常常能看到國際時裝秀中,設計大師所帶來的光怪陸離與超前構思。但面對即將進入服裝企業,為我們百姓做設計的服裝系學生們,創意課程給他們帶來了什么?
縱然學生的想法是豐富的,但在天馬行空的過程中,卻忽略了對“人”這個穿衣本體的關注,是服裝設計的大忌。在上創意設計這個課程的時候,文妙坦言,學生的想法經常讓她啼笑皆非。例如針對同學的作品中前后一致的設計,她向學生質疑:“難道我們人體的前后是一樣的嗎?”接下來班上大部分同學竟然異口同聲地說道:“一樣!”讓人啼笑皆非。
對此,她很是感慨,現在很多服裝設計的學生沒有很強的立體感,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2D圖畫得相當出色,想象力也有,有時創意火花層出不窮,但是卻忽略了設計出來的衣服是要給人穿的,而人是三維立體的。于是,文妙讓學生去觀察建筑,并以自己喜歡的建筑為靈感進行設計。建筑的立體以及造型的豐富,給學生以無限的靈感,激發了學生們對材料和剪裁手法的思考與探索。
不僅會設計,還要會縫制
文妙坦言同,服裝設計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是藝術構思與藝術表達的統一體。首先,服裝設計的構思是一種十分活躍的思維活動,而繪制服裝效果圖則是表達設計構思的重要手段,通過各種繪畫手法來體現人體的著裝效果。學服裝設計,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兩方面都要出色,才能真正走向成熟的設計之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在設計中,學生們總是希望能選擇更容易突出設計的面料。正如比起花布,他們更偏好靜色的材料,而這一次的創意課程則恰恰給學生劃定“規矩”,必須利用花布進行創作。課程結束后出爐的學生作品也讓文妙大為贊賞:雖然其中的幼稚成分未脫,但她能夠從這些作品中看到學生創意思維的迸發。
經過這么一場“洗禮”后的學生獲得的或許是他以后人生路上無比珍貴的財富,因為他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視野也得到了開闊,對設計的把握度也有所加強,這些都將對他以后的設計生涯產生不可磨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