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龔家橋社區的9歲女孩張敏敏,是個小小服裝設計師,她喜歡為她的布娃娃做衣服,也喜歡給自己做衣服。
昨日,張敏敏穿上自制的小吊帶裙和小披肩,陽臺上走兩步,果然很有范兒,眾人皆稱“小設計師美美噠”。
人生第一套設計穿上身
嚴格說來,這套“小吊帶蛋糕裙”和“小碎花披肩”是張敏敏第一套設計出來穿上身的衣服,從4歲開始,小姑娘就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衣服、鞋子。這個暑假,是時候讓自己“秀”一把了。
“總給布娃娃做衣服,不如給自己做一套啊!”敏敏說。她拎著裙子,踮著腳轉了一個圈,衣服飄起來,正是她想要的效果。小姑娘說的話很有哲理,這樣的設計“顯得年輕,還顯高”。
要做衣服可不容易,需要設計、制作、縫紉等一系列工序。張敏敏翻箱倒柜,才找出一件適合自己的面料,是她媽媽的一件舊衣服。她設計稿上,這件小吊裙是一件套裙,需要在背后系扣子,可小姑娘還不會鎖扣眼呢!沒關系,暫時先用剪刀剪個小孔,再找一顆搭配的扣子扣上,也能達到目的。
舊衣服是一件長裙,敏敏將里面的里子做成小吊帶,將外面的一層做成披風。披風只需要丈量合適的尺寸即可,小吊帶可就麻煩了,她最后將腰帶重新剪裁過,才做成了兩根吊帶。
“當然會受傷,但是很有成就感!”張敏敏說,手上被針刺過,縫得不好時,還得重新來過。為了做這件衣服,她可是整日整日泡在衣服堆里,挖空了心思,終于完工,也讓她得償所愿。
有了做第一套衣服的經驗,小姑娘顯得更有自信了。她說自己的下一套衣服是“彩虹禮裙”。“我希望它上面很簡單,下面要拖地,裙子上有漸變的彩虹顏色。我會搭配一雙齊手臂的白色手套。”
小設計師即將建造工作室
要說孩子有天賦,主要還是來自她的努力。翻開她的“設計本”,幾乎有四五本,都是她平時涂鴉的產物,每一張都是原創,都是她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比如,她說校服太古板了,如果能讓她來設計,她會把裙子做得蓬蓬的,很仙很有活力很漂亮。
“我覺得擺在自己面前的,是空有想法但做不出效果來。”張敏敏說,她最苦惱的不是設計,也不是制作,而是“材料”。她很喜歡用紗做設計,但“紗”這種面料,蓬起來的,少了些舒適度;有了舒適度的,又少了些造型,以后她要多花心思去研究面料。
“做的衣服如果穿起來不舒服,就不能成為合格的設計師。”小姑娘還蠻有自己的原則。
張敏敏的媽媽胡香文說,敏敏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畫畫,家里送她去學習,但從不給她任何附加計劃,不考慮參加比賽獲得名次等,只希望她把畫畫變成一種愛好。等到小姑娘自己有了一些基礎了,可以將腦袋中的靈感全部畫出來了,家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她愛上‘服裝設計’后,一發不可收拾,家里地上、桌上到處是手稿。”胡香文說,她也是后來才想到幫孩子收集起來,并且嘗試引導她去做成實物。沒想到孩子上路很快,動手能力強,幾件舊衣服剪來剪去就變成一件衣服,做出來的衣服雖說不上精致、精細,但這都是以后慢慢可以積累起來的經驗。
如今,胡香文考慮著要將自家一個不用的車庫,改造成一個小工作室,再粉刷一下,擺上一個臺燈和幾個衣架,買臺縫紉機,全力支持孩子“玩出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