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那些外貿訂單就基本沒賺過什么錢。”際華三五四二紡織有限公司的外貿經理馬家強告訴記者。作為上市公司際華集團旗下子公司之一,馬家強所在的公司此次帶了不少產品來參加于今年舉辦的2015年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該展會涵蓋了家紡行業全產業鏈,反映著行業企業發展的趨勢。
海外生意不好做
據馬家強介紹,際華大約有30%左右的家紡用品是出口海外,其中美國的訂單占到60%。雖然馬家強也承認,前一陣的匯率調整對做出口的企業是一個消息,“但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出現很大的變化。”馬家強表示,“具體的話要到下兩個月才能體現出來。下個月開始,一年里最大的訂單就要開始下了(12月的圣誕節的圣誕提早訂貨)。”
像際華一樣做海外出口的還有孚日集團,該企業為不少知名的國際知名品牌做代工,比如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在孚日看來,與知名品牌的合作可以拓展品牌國際影響力的堅實一步。
但不少企業則認為,由于國內各項成本的上升,讓原本的利潤變薄。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原本只做外貿的企業已經開始涉獵內銷,自己做品牌銷售。“只做代工沒有出路”顯然已經形成共識。
孚日集團國內貿易公司的市場工程部經理袁邦星透露,孚日目前是兩條腿走路,該集團旗下分別有孚日以及潔玉兩個品牌,面向不同的消費者,前者在各大商場開專柜和專營店,后者則是主攻超市、大賣場等渠道。公司通過加快市場運作和品牌建設,強化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提高市場占有率。
“大家紡”脫變“大家居”
原本做出口的企業紛紛轉向內銷,但實際上國內的家紡市場也不那么好做。
一系列數據表明,國內市場對家紡產品的總需求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多數企業家卻感覺到銷售在下滑。“分析這其中的原因,其實是家紡產品結構、市場結構、渠道結構在發生著變化。”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表示,家用紡織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低,品牌培育和行業整合仍處于較低階段,無品牌產品占據較大的市場空間,主要品牌家紡企業的市場份額不高。“市場聲譽穩定的品牌格局的形成還需要一個時期的發展過程。”楊兆華稱。
家紡企業們尋求突破和革新以順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本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次家紡展上,展出品類更加齊全豐富,床品、裝飾布藝、繡品、毛巾、植絨、皮革、毯類、遮陽簾、窗飾、家紡輔料、婚慶類家紡用品、兒童用紡織品、廚浴用紡織品、功能性家用紡織品、壁紙壁布、新型纖維、功能性纖維、數碼印花及縫紉設備等產品豐富了展會內容。
“家紡的含義已經不止是床上用品那么簡單,產品范圍已經擴展到廚房、浴室等區域。”江蘇夢蘭集團有限公司營銷部業務經理陸晉告訴記者,年輕人不太喜歡那種舊式的家紡店,“很少人會花時間去店里逛。但那些走生活方式的家居店就不一樣了,布置的歐式、日系一些,80、90后更喜歡逛。”
“今年上半年家紡行業整體運行平穩,但大多數家紡企業都發展困難,越是在行業發展困難的時期,家紡企業就越需要積極開拓市場。”楊兆華評價稱,原本那些注入植絨、裝飾等元素的產品已從終端配角逐漸成為市場新寵,這些企業正在從“大家紡”向“大家居”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