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第四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進入第二天,在德匯國際服裝城六樓會展中心,來自國內及俄羅斯、阿塞拜疆等國的多個服裝品牌舉行了四場發布會。
這兩年,在國家和自治區一系列重要部署的推動下,新疆的紡織服裝行業一路高歌猛進,新疆傳統紡織服裝產業也走出了一條差異化道路,從工業化生產轉向高級定制,從單純的代工生產轉向時尚設計,從賣產品轉向賣文化,從制造向創造全面轉型。
鎂光燈下,“新疆風”勁頭正足。因為獨一無二,在第四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上,陶陶的“情系樓蘭”發布會再次引爆全場。這位庫爾勒樓蘭制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的設計,除了職業裝外,每件服裝只有一個主人。
高端定制走向時尚T臺
“每件服裝只量身定制一件。”陶陶這樣解釋道,現代人不喜歡和別人穿的一樣,所以她的服裝走的是職業定制和高端定制之路。
目前,陶陶的公司為300多家單位提供職業裝,擁有固定高端定制客戶200余人,服裝年總生產量5萬套,總營業額1800萬元,其中高端定制300萬元。
“高端”意味著材質上乘、工藝精湛,而“定制”的制作方式則注定了每件服裝只有一個主人。陶陶認為,定制消費已經把服裝業從商業推進到服務業。
將高端定制服裝搬上T臺的不止陶陶一人。在此次服裝節上,新疆國之樺服裝設計研發有限公司發布了旗袍、西裝、羽絨服等六大系列54套艾德萊斯綢高端定制服裝。
新疆國之樺服裝設計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一樺說,自己公司的服裝結合東西方文化,配以精致的剪裁,受到很多市民歡迎。
相比于陶陶和王一樺,高峰才開始準備進入高端定制市場。
這位昌吉新天彩服飾文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說,以往公司主做民族演出服裝,但看到高端定制服裝市場潛力較大,因此,他決定推出自己品牌的高端定制服裝。
記者了解到,一件帶有水鉆、融入艾德萊斯元素的旗袍價值3500元以上。
熟諳國內服裝產業鏈的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會員、新疆服裝協會副會長孫秀琴認為,和批量化生產相比,高端私人定制更具附加值,在增加生產附加值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庫存。
服裝設計師培育勢在必行
事實上,新疆服裝產業要想從制造加工走向自主設計、自主品牌發展,就必須要有優秀的本土設計師。
統計顯示,目前新疆在冊的服裝設計師有200余名。
然而在孫秀琴看來,真正能獨當一面的設計師也就幾十人。目前來說,服裝設計師是稀缺資源,尤其是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設計師更是難求。
觀看了新疆服裝設計師的作品后,專程來疆擔任首屆新疆十佳服裝設計師評選決賽評委的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武學偉,被獨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疆服裝設計作品深深折服。他認為,新疆發展服裝產業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和發展空間。
然而現實情況是,頂著亮麗光環的絕大部分服裝設計師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工作停留在“繪圖”角色上,無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謝青表示,對新疆的服裝行業來說,除了單純走量的訂單式加工企業,本地企業要想在服裝銷售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重視設計力量。
新疆本土服裝設計師程應奮也認為,當務之急是在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打造好新疆品牌,培養一大批有創新性、時代感、貼近市場、貼近生活的新疆知名服裝設計師。
對于增強本地設計力量的意義,孫秀琴深有體會。她說,當前新疆迎來了行業發展的最好時期,有意識地挖掘、培養優秀的設計師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