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和舊衣處理廠息息相關的復古服飾市場正在改變,早些年 80 年代的容易搭配上街的衣服在二手市場中很受歡迎,但今年 90 年代的 Espirit 和 Tommy Hilfiger 則搶占了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像 American Apparel, Urban Outfitters 和 Reformation 等大型服裝零售商也開始進入復古服飾的市場——正是 Romerovski 這樣的舊衣處理廠向其供貨。
制造業的發達令我們能夠輕易快速地買到衣服,而快時尚的出現使得我們買得更多。我們總有大把理由購買衣服,也有同樣多的理由在三個月后就再也不去穿它。如何處理舊衣服成了現代人的麻煩——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據新聞報道,美國每人每年要扔掉 68 磅的衣服,即 30 公斤。這聽起來相當嚇人,這個數量已經龐大到無法用送給別人或者放在慈善機構舊貨商店里來解決了。于是,就有了個專業處理舊衣的工廠。
說起來,分類處理舊衣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只是現在的體量可能比以往一個世紀的還要大。流程很簡單,這并不是一個需要技術含量的行業,慈善組織將收到的舊衣服以 25 美分一磅的價格,賣給舊衣處理廠,經過簡單的材質分類,比如牛仔和毛衣需要被分開,絲綢和滌綸,羊絨和混紡也需要被分開,然后被決定是回收做成抹布還是打包送到發展中國家,更高級的則會賣給古董服裝店或者寄售商品店鋪。
一家位于新澤西州的舊衣處理公司 Romerovski,雇傭著時薪低廉的西班牙裔婦女,讓她們整日對著山一樣的舊衣服一件一件掃描,“三等,三等,三等,二等,一等……”工廠里往往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而和舊衣處理廠息息相關的復古服飾市場正在改變,早些年 80 年代的容易搭配上街的衣服在二手市場中很受歡迎,但今年 90 年代的 Espirit 和 Tommy Hilfiger 則搶占了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像 American Apparel, Urban Outfitters 和 Reformation 等大型服裝零售商也開始進入復古服飾的市場——正是 Romerovski 這樣的舊衣處理廠向其供貨。
American Apparel 在 2007 年推出復古計劃,并在 2010 年將其進一步擴大;Urban Outfitters 則在 2008 年推出復古線“Urban Renewal”;2009 年 Reformation 也開始使用循環面料。Reformation 的 CEO Yael Aflalo 說,二手材料帶給他們 10% 的總盈利。
“相比過去七到十年,復古服裝的需求正在不斷擴大。”新澤西州另一家舊衣處理廠的老板說。市場的擴大帶來行業規則,這對工人而言也是好事。
收購舊衣的品牌商會對供應商進行要求,“你以為會是童工,其實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規定每隔兩小時要休息十分鐘,結果變成了每隔兩個半小時休息。我們會給到 30 天的時間期限要求對方更改。”Aflalo 說。不過,這種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中國和孟加拉國的低廉勞動力很快會對這個行業規則有所影響。
當然,大型零售商也介入復古服飾市場,也一定程度上對經營小生意的個人產生了影響——他們不僅需要和同一個跳蚤市場里的其它攤販競爭,還要和大型零售商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