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經濟:近三個月中國減少了對美棉的簽約進口量
中國每年棉花產量大概率在600萬噸上下,消費量在700-800萬噸,因此每年棉花都存在較大的缺口,因此中國平均每年需要進口100-200萬噸的棉花。
美國作為全球棉花主要產棉國之一,由于其國內紡紗行業很少,因此每年有大量棉花需要出口。中國需要進口棉花,而美國需要出口棉花,因此中美在棉花上的貿易可以說正好互補,此外由于美國最近兩年禁止進口中國新疆棉產品,因此中國紡織企業進口了大量的美棉制成紡織品服裝再次出口到美國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成為美棉最大的出口市場,而美國成為中國棉花的最大進口市場(2023年中國進口棉來源國中美國占比達45%)。

但是最近兩三個月,中國明顯減少了對美棉的簽約量和進口量(2024年度美棉簽約出口市場中中國占比由2023年度的40%下降至目前的9%),導致美棉最近的簽約情況較差。所以如果中美貿易關系再次緊張,美棉出口可能面臨較大的問題,因為美國很難找到一個體量像中國這樣大的替代市場。
當然中國市場也需要進口棉花,但是沒有美國市場還有巴西市場還有其他市場可以替代美國市場。因此,如果中美貿易關系再次緊張,對美棉是一個利空影響。
對于中國市場而言,雖然我們可以不進口美棉,但是我們的紡織品服裝卻是要大量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雖然由于前幾年的貿易戰,中美都在盡量尋找新的市場來替代彼此,減少對彼此的依賴,最近幾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到美國市場份額有下降(從20%占比下降到15%多)。
此外,中國也在減少對歐日幾個主要市場的依賴,出口歐美日三個市場的份額從2019年的51%占比下降至目前的35%。中國商家在經歷了中美貿易戰之后都在積極地開拓新型市場,特別是增加了對一帶一路市場、中東市場以及東南亞等市場的出口。但是考慮其他市場的消費能力相對有限,美國仍然是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最大市場,一旦中美貿易關系緊張,對中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影響也比較大。
不過由于前幾年美國禁止進口原產地為新疆的棉制品,因此幾年間美國從中國市場進口的棉制品量下降幅度也很明顯。根據otexa數據,2023年美國累計進口棉制品量為158.67億平方米,與2018年相比減少33.83億平方米,降幅18%;其中2023年從中國進口的棉制品量約為33億平方米,與2018年相比減少29億平方米,下降47%,2023年美國從中國市場進口的棉制品量占比僅為21%,較2018年下降了11%。因此可以說我國棉紡織中下游行業這些年對美國的依賴減少了很多,但是美國仍是一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
因此其實從中美的紡織品服裝貿易來看,美國進口的紡織服裝33%來自于中國,而中國出口美國的紡織品服裝占到總出口市場的15%左右,其實僅從占比角度來看,美國對中國紡織品服裝的依賴程度要比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要高。換一句話說,如果美國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加征60%的關稅,對美國普通居民的影響會更大,美國的服裝可能會更貴。當然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市場影響也會很大,中國的廠家需要尋找更多的市場來替代美國,而短時間內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
從目前的美國選情來看,未來特朗普當選的概率似乎比較大,而如果他當選后對中美貿易來說壓力比較大。從2018年到2019年的第一輪貿易戰就能看出來,對棉花影響大概率是偏空的。首先對于美棉來說,中國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如果中國不進口美棉那么對美棉的沖擊比較大。其次對于鄭棉來說,美國是中國的最大紡織品服裝出口市場,一旦美國對中國服裝加征高關稅,那么對國內的紡織品服裝來說沖擊也會比較大,影響棉花的下游消費,因此對于鄭棉來說也算是利空。最后對于美國普通居民來說大概率是增加了購買服裝的成本,其國內的通脹問題可能會再次加重。雖然中美這些年來都在盡量減少對彼此的依賴,但是由于之前彼此的貿易關系太深,對彼此的依賴太大,因此短時間內很難做到大規模的脫鉤,所以在這個基礎上硬加關稅,無論的對美國市場還是對中國市場的不利影響都會很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