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在綠水青山間探尋鄉村振興密碼
鄉村振興,學子有責。近日,武漢紡織大學“砥礪黔行”社會實踐團踏上貴州省安順市這片紅色熱土,開展以“數字化為黔行賦能,信息化承紅色血脈”為主題的鄉村振興實踐活動。
活動期間,團隊成員走訪牛蹄關村、龍宮、轎子山綠源茶業、王若飛故居、文廟、武廟等處,結合當地的紅色文化、產業結構和鄉村特色,進行探訪調研,追憶先輩豪情故事,領悟紅色革命精神,探尋鄉村振興的實踐密碼。
牛蹄關村位于安順經開區幺鋪鎮東南面5公里處的自然村落,在當地政府的規劃和建設中,通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告別過去貧困村基礎設施薄弱、房屋陳舊的落后面貌。如今村內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花圃式的圍欄隨處可見,村民人均年收入逾2萬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實踐團成員穿梭于曲徑通幽的精品民宿、陳列精致的博物館群,引進文化公司對牛蹄關村進行全新設計和打造,融合紅色文化、傳統文化、布依族文化等各種元素,在推動文旅融合的同時,打造了文化地標和研學基地。
在“原131軍工廠”廠房,實踐團認真聆聽共青團安順市委副書記陳璇激情講述三線工廠的歷史故事,深刻地理解到三線建設不僅加強了軍工工業領域,對提高國家的國防能力具有重大意義,也為減少東西部經濟發展差異,進行西部大開發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中國的區域協調發展。
來到山脈蜿蜒起伏的轎子山,實踐團了解到綠源茶業負責人騰濤的創業故事。他毅然辭去了安穩的工作,全身心融入到茶鄉事業中,將茶葉種植業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將轎子山打造成為一片茶香四溢的綠色土地。他自創的茶葉品牌“多貝·云霧”成為當地的佼佼者,在安順市、貴州省乃至全國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也成為他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的一個絕佳載體。實踐團還觀察到,當地的茶葉店通過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數字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利用信息化手段吸攬客人。
“眼底未名,心懷江河。”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實踐團不僅感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情,更體會到了顯著的變化背后奮斗精神的延續和創新。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將以本次社會實踐為契機,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增進社會本領,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