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海寧家紡小鎮訂單能夠排到了6月底秘籍
每天清晨,海寧市許村鎮紡織企業主都是從來自全國各地合作商和客戶的訂單催促聲中醒來。
“好久沒這么忙碌了,現在訂單排到了6月底。”浙江斯泰堡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菊華一個上午就接待了三批客戶。
斯泰堡紡織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近百臺提花劍桿機開足馬力,上萬根絲線依照設定好的程序不斷上下擺動,五彩祥云的圖案慢慢顯出眉目,一天能產5000米馬面裙面料。
據了解,目前許村鎮有100多家紡織企業在從事馬面裙和新中式服裝面料的生產,日產面料能達到3萬余米,可制成近7000條馬面裙。
一年前,這個傳統的家紡小鎮還是以生產窗簾布、沙發布和墻布為主,如今已轉型為馬面裙面料基地,在全國出圈。
家紡產業站在轉型路口
1小時銷售額,最高達到20萬元。
從去年冬天開始,海寧天龍布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超,真切地感受到馬面裙已經火出圈。
天龍布業的展示廳內,掛著數百種提花面料和成衣,其中馬面裙赫然占據C位。企業馬面裙的訂單已排到4月底,每日生產500條。
但很多人不知道,這一步棋,王超從6年前就開始布局了。
2018年,王超從廈門回到老家許村鎮,在接手企業后,他做了一個父輩并不理解的決定——從生產窗簾轉戰國風面料制造。
許村鎮素有“中國布藝名鎮”之稱,有30多年的紡織歷史,織錦緞工藝傳承多年,紡織面料企業達1500余家。但近年來,受海外出口和房地產市場等大環境的影響,許村鎮家紡產業遭遇瓶頸,傳統的軟裝布料、沙發布、窗簾布銷量增長放緩;缺少大企業和大平臺的牽引,產業結構單一,處在產業鏈微笑曲線的底端,附加值低。
最初,很多人都不看好國風面料這個市場。“剛開始起步,一年的訂單總共也只有幾百條的量。”銷售并不理想,但王超不想放棄。
于是,他開始組建專門團隊從事漢服面料設計和研發,一步步革新馬面裙面料,創新更豐富的面料圖案樣式,并嘗試搭建設計、生產、銷售的馬面裙全產業鏈鏈條。
王超等來了柳暗花明。2022年起,馬面裙逐漸從小眾變成爆款。憑借集漢服設計開發、成衣織造、產品銷售全流程的模式,天龍布業的訂單一時間激增,僅一個月就翻了十番。
相似的轉型路徑也發生在海寧明基布藝廠。“這幾年窗簾布的市場不太理想,而馬面裙所使用的面料恰好需要提花機織造,我就試試水。”2022年,明基布藝負責人張明強另外開辦了一個小型服裝廠,專門生產馬面裙。
當馬面裙站上了風口,供應源頭面料的許村鎮,一夜間數不清的漢服品牌商蜂擁而至,還有不少歐洲、東南亞客商不遠萬里前來采購。
如何跑得更穩
當全鎮紡織企業紛紛涌入全新的馬面裙跑道時,新的隱憂也冒出來了。
“馬面裙其實是一個小批量、多品種,時尚性和迭代性很快的波浪式發展的產業。”海寧市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曹咬強說,企業在投入上、應用上都要有序把握好市場的走向,不能一哄而上。未來,只有高附加值的產品、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才能夠可持續生存與發展。
織造工藝的升級,也是企業的當務之急。
在許村鎮杭海數字新城,26歲的漢服企業菁華寶裳創始人童鼎浩,正在研究解決漢服設計和工藝之間的轉化問題。他們自主研發的彩色螺鈿工藝,利用不同粗細的滌綸緯紗加上彩色金銀絲混合織在一起,使顏色擁有非常高的對比度。
王超則在著手開發馬面裙的不同面料,“在馬面裙的生產中,考慮到成本定價,往往采用化纖面料。我們則嘗試在紗線中加入混紡、羊絨等工藝,提升面料的穿著舒適度。”
人才儲備要未雨綢繆
產銷兩旺的背后,該如何避免“曇花一現”?
許村鎮已經關注到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原創人才。“許村鎮家紡產業是從家庭作坊成長起來的,大部分的從業人員學歷較低,尤其是設計與管理人才相當匱乏,制約了產業的升級與發展。”曹咬強說,與此同時,多數企業的創新意識不夠、設計投入不足,依然有大量企業完全是跟著市場的節拍跑。
3年前,海寧和浙江理工大學合作,在許村成立了海寧家紡時尚面料創新中心,積極打造自有設計平臺,引領地方行業發展。
“許村鎮是海寧時尚產業融杭發展的先行區、重點區,圍繞世界級家紡產業集群先行區建設,正在全力推動‘家紡+服裝’兩大時尚產業‘比翼雙飛’。”許村鎮相關負責人說,政府層面也在加緊制定一份關于大力優化家紡和服裝為主的時尚產業發展實操計劃。
在相關政策指引下,許村鎮掀起了新一輪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熱潮。鯨探時尚集團總部項目、郁香菲品牌服飾總部項目、康思達特種紡織面料項目完成簽約,未來將提供設計研發、原材料、生產設備、專利設計等全要素全流程服務。
目前,許村鎮已集聚1500余家服裝企業、3200余個服裝個體戶,攜手2000余名設計師,擦亮200余個服裝品牌,生產杭州女裝市場超一半份額、杭州電商平臺40%份額的女裝。
當“潑天富貴”驟然降臨,如何才能接得住又留得住,如何吸引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如何讓人才更好地為企業所用,也許正是下一步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企業自身未雨綢繆的方向。
(來源:浙江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