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美國紡織企業因身份描述錯誤而蒙受經濟損失
由于美國紡織服裝工業分散以及全球化,美國紡織服裝工業的業務活動及角色已經發生變化,這影響了他們的組織身份。這些公司不斷變化的組織身份產生了很多問題,如,公司如何從財務上影響業務。現在,美國密蘇里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的研究指出,美國紡織服裝公司應如何描述自己的組織,如何讓這些描述對應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行業分類。
密蘇里大學人類環境科學學院紡織和服裝管理部門助理教授榮夏布魯克希爾(Jung Ha-Brookshire)發現,67%的紡織服裝公司對公眾錯誤描述自己的身份。她的研究審查了網站上近 800 家紡織服裝公司,以確定每家公司是如何自我鑒定的。
她檢查了四個不同的業務類別:紡織企業,紡織產品制造商,服裝制造商以及紡織品和服裝批發商。雖然被研究公司的平均錯誤描述率為 67%,但哈布魯克希爾確定,接近 80% 的批發商沒有把自己定義為批發商。他說,這種身份扭曲并不意味著他們的業務在試圖誤導公眾。
“這并不一定這些企業故意歪曲自己,”哈布魯克希爾說。 “通常,這些企業只是使用了與美國人口普查局不同的指定術語,或者他們真正困惑不知道自己該歸于那類行業描述。”
哈布魯克希爾的研究還發現,這種身份失真產生一種重要的經濟副產品。她的研究結論是,那些身份與美國人口普查局一致的公司,財務狀況好于那些身份與美國人口普查局不一致的公司。哈布魯克希爾發現,平均而言,身份一致公司的雇員較多,銷售量較大,生產場地較大,信用評分較高。
“如果一個紡織和服裝制造商向美國人口普查局報告自己是一家批發商,或者批發商報告自己是一家服裝制造商,那么,政府編制的所有的經濟數據都是錯誤的,”哈布魯克希爾說。“同時,如果小企業沒有確定正確的身份,這些小型企業就很難獲得銀行為小企業提供的特別貸款。”
哈布魯克希爾說,紡織服裝公司的身份出現很多混亂,原因是美國人口普查局行業分類系統已經過時。她認為,如果修正那些反映不斷發展的行業的術語,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糾正。
“行業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但政府的標尺仍然是過去的標尺,”哈布魯克希爾說:“制造商的定義創建于1810年,批發商的定義創建與 1930 年。從那時到現在,工業看上去已經發生很大變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