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服裝商會軋達荃:天津服裝產業不做短線生意
年,一個轉折;五年,一個征程;五年,一個新坐標。過去的五年,企業在“十一五”期間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取得了不菲的成績,讓我們來細說天津服裝業“十一五”的時尚故事。
“整體來看,過去的五年是天津服裝行業做得較好的五年,天津服裝產業在過去五年中取得了較快速的發展。”天津服裝商會副會長軋達荃告訴本報記者。天津服裝產業挖掘潛力、迅速走上健康成熟的品牌發展之路,也正在成為全行業的共識,但天津服裝業品牌的長足發展還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仍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適度轉型
“2006年是天津服裝產業發展勢頭較好的一年,然而,2008年下半年以來,順風順水的紡織服裝企業歷經了一個30年最冷的‘冬天’。”軋達荃說道。
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給天津的紡織服裝外貿企業當頭一棒。訂單緊缺、周轉資金匱乏、工人流失等問題使許多本來就微利的紡織服裝企業在生死線上掙扎。企業經營者們意識到:轉型迫在眉睫。回顧這些企業的過去,加工勞動服裝、低檔次服裝是他們的主要產品。用軋達荃的話說就是做外貿的紡織服裝企業越做越累。
轉內銷也許是許多外貿型企業這時扭轉局面最好的方法。因此天津不少外貿型服裝企業開始轉內銷、做品牌。但是外銷企業在轉入國內市場操作的過程中,有三個問題是必須面對的,那就是沒有品牌、沒有渠道和缺乏人員。而這中間,渠道問題往往是困擾外銷企業轉入內銷的核心問題。很多外銷企業由于長期的外銷操作,對國內市場的一般操作規律不了解,而且往往對于與國內渠道中的各個利益體打交道有些不知所措,天津服裝商會在幫助這些企業找尋渠道時起到了良好的推介作用。軋達荃告訴本報記者,“選擇合適的渠道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需要找到適合自身產品的客戶。”
“然而創建自己的品牌并不是如說話那么簡單,市場是殘酷的,一些外貿企業在盲目轉型的過程中卻傷得更重,因此外貿企業可以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逐漸轉型,找好自己的定位是轉型的基礎。”軋達荃提醒道。
深耕品牌
天津作為老牌紡織服裝工業基地,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和潛力,服裝產業對外貿出口和商業經濟的拉動以及解決就業貢獻有目共睹,然而天津本土品牌在經營規模、市場覆蓋程度等方面確實存在差距,天津市服裝產業集群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沒有形成相當競爭力的區域。
軋達荃告訴筆者,天津的服裝企業雖多,但規模小,生產質量效益好的龍頭企業少,且各自為政,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在過去的五年里,天津服裝商會為改變現狀曾多次召集天津各服裝企業共同商討天津服裝產業的“抱團行動”,試圖改變分散的現狀,借由商會的力量,綜合各方意見,引導企業對品牌精耕細作的意識,并由協會出面與政府對話協調,加強政府對服裝產業的重視與呵護。軋達荃說道,雖然品牌的精耕細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可能在短期內的效果并不明顯,但它的積累過程會讓品牌有深厚的底蘊,而不是“飄在空中”,天津服裝業需要更多的長期品牌,而不是短期的生意。
同時天津本土服裝產業目前在人才資源上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擁有高級技術資質的人才相當匱乏,還有不少行業內稀缺的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很多專業人才又苦于缺少規范的專業渠道來獲得相關的培訓和資質認定。畢竟一個良性發展的產業也是需要一個優質的人才隊伍來支撐。本土服裝品牌要取得長遠發展,苦練內功確實必不可少,人才是內功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未來天津服裝業的發展,軋達荃信心十足,天津的商業環境在逐漸好轉,政府也在大力促進天津服裝業的發展,認清自己、創新發展是未來天津服裝業的重要工作。“接下來的兩年對于天津服裝業來說也許還不是春天,我們需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并將思考付諸行動,確保我們能有十足的把握迎接春天到來的第一道曙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