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奧運會服裝惹爭議 美國將重振制造業
當全世界都對“中國制造”習以為常時,美國卻喊出了“重振制造業”的口號。日前,在鼓勵政策的影響下,美國出現制造業從海外回流熱潮,美國企業“重操就業”,生產從筷子、熱水器到建筑機械等一系列產品。甚至對中國生產的美國奧運服裝也有個別美國議員小題大做,嚷嚷著要把“中國制造”堆在一起燒掉,再做新的。但實際上,制造業的復興并非想象中那樣簡單。
說來容易做來難
“我們不會在美國增加勞動力密集型、相對低技術的工作,我也不認為我們想要它們。有時開發增強競爭力的技術會比較有意義,有時政府支持提高工人技能比較有意義。”紐約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這樣認為。
而哈佛大學教授勞倫斯·卡茨指出,認為制造業就業崗位將大增的想法是完全不可信的,大力改善美國基礎設施和教育對創造中產階級就業崗位會更有效。
許多專家認為,這兩年美國制造業就業崗位回流,除海外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原因外,還有匯率變動、海外能源運輸價格攀升等臨時性和偶然性因素。因此這種復蘇是衰退過后的一次反彈,還是長期性現象,仍難確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加區分地宣揚走老路,制造所有類別的產品,只能越說越興奮,越做越為難。
專業人才缺口巨大
有美國媒體報道說,奧巴馬曾經問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如何才能將iPhone手機制造方面的崗位弄回美國,喬布斯回答說:“這些工作回不來了。”這不僅是因為國外的勞動力比較廉價,蘋果公司的高管還認為,外國工人的靈活、勤勞與工業技能,以及海外工廠的巨大規模已經大大超越了美國同行,以致“美國制造”對于大多數蘋果公司產品來說已經不再是一項可行的選擇。而德勤咨詢公司的調查報告也顯示,美國制造業去年有60萬崗位無人填補,僅僅是因為企業找不到有合適技能的工人。
人才缺口已不僅是技能和勤懇問題,新技術發展需要掌握新知識的人才。發表文章指出,“我們今天需要從事的制造業工作同我們當年送往海外的制造業工作不同,這些工作需要非常特別的技能和較少的工人”。該報舉例說,新型復合材料層出不窮,3D打印技術使制造程序發生改變,這要求更多的熟練雇員掌握復雜的新制造程序。因此,未來的雇員將需要在該領域接受大量培訓。
美決定就高不就低
“避實就虛”造成經濟失衡,要實現“再工業化”,扭轉這種失衡,美國需依靠的是先進制造業,而不是低端制造業。這已成為美國不少有識之士的共識。
哈佛商學院教授加里·皮薩諾和維利·石早在2009年上就提出建議,要求政府重視先進制造業。因為在該領域,勞動力成本通常占的比重縮小,低工資國家優勢不大。而迅速變化的世界也越來越要求把生產放在離終端市場更近的地方。
先進制造業是指使用高端材料和生產技術的下一代制造技術及其產品。這些行業產品附加值高,技術要求強,不僅是美國比較優勢所在,也能為美國民眾提供高報酬收入。美國政府的政策目前已開始側重“先進制造業”,給予了不少資金和稅收支持,而服裝、鞋業和礦業所獲支持甚少??傮w看,美國國內重振制造業的呼聲很大,有所為有所不為,還是無所不為,有關討論的結果日趨明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