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出臺服飾產業振興規劃 制定一攬子扶持政策
16日,市政府、市政協就振興漢派服飾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市長唐良智、市政協主席吳超出席會議。據悉,武漢市擬出臺服飾產業振興規劃,并制定一攬子扶持政策。
市工商聯介紹,武漢現有服飾企業1600余家,年產值逾500億元,排名全國第6位,女裝銷售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愛帝、貓人、紅人、太和等4個產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但比起深圳等城市,漢派服飾還存在總量不大、知名品牌較少、創意設計水平總體不高等問題,每年僅有約5%的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留漢發展。
貓人國際董事長游林坦言:“有些部門還戴著‘有色眼鏡’看服飾產業,忽視了這個產業的高科技含量。”愛帝集團董事長胡愛娣認為,“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西班牙、瑞典、日本首富都出身服裝行業。武漢紡織大學教授鐘安華認為,武漢應加強服飾產業發展頂層設計,推進科技成果在服飾產業中的轉化。7位專家企業家建言獻策,掌聲響起一次又一次。
“衣食住行‘衣’為首,服飾是人的第一時尚需求,服飾產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唐良智說,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改變命運。經濟社會越發展,服飾產業越繁榮。武漢服飾產業依然是傳統優勢產業,并為解決社會就業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服飾業“漢軍”要提振信心、抱團行動、樹立品牌,重振武漢服裝品牌的輝煌。要突破“漢正街思維”,改變“早上看樣、下午買料、晚上加工、第二天上架”的傳統經營模式;要有一流的創意設計,強化品牌意識,注重商業模式創新,讓漢派服飾揚名中國,走向世界。“企業要善于擠到舞臺的中間和前排,邊擠邊學習”,要善于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做大做強,僅靠自有資金發展是“爬樓梯”,依靠資本市場是“坐電梯”。
他要求,市直相關部門盡快出臺武漢服飾產業振興規劃,對服飾產業的發展模式、園區建設、配套產業鏈發展、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作出詳細規劃;出臺一系列能夠落地的政策措施,包括對企業創意設計、品牌營銷、產品展銷以及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的扶持,爭取在3—5年之內,讓武漢服飾產業再上一個臺階,成為千億產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