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欲打造中部“牛仔之都”
一直以來,中國牛仔最大的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廣東的珠三角地區,以廣州新塘、中山大涌、順德均安、開平等為主,產業集群經濟明顯,這些地區涌現出了一批牛仔服裝生產的優勢企業,成為中國牛仔服裝的一支主力軍。
據近日在湖北武漢紡織大學召開2013中國牛仔年會上傳出的消息顯示,2012年我國僅牛仔褲行業產量約為48億條,九成以上被沿海省份包攬。其中,廣州新塘占比較大。
新塘是全國最大型的牛仔服裝生產、出口集聚區,聚集了牛仔紡織服裝生產及配套企業近4000家,擁有國內外注冊牛仔品牌1000多個,產品主要銷往俄羅斯、美國、歐盟、南非、中國 香港以及東南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新塘鎮牛仔紡織服裝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395.77億元,占全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2%,目前該鎮日 產牛仔服裝120多萬件,年產接近4億件。而據有關部門統計,2012年新塘牛仔服裝總產量占全國的60%,出口總額約35億美元,占全國牛仔服裝出口總量的40%。
而新塘的凱蒂貓、米高、小魔魚、得薩斯、金波路、迷城等品牌牛仔服裝已在國外市場樹立了較好的品牌形象,部分品牌在歐美市場售價達兩三百美元一件。其中,有一家企業為國際知名明星設計、生產的牛仔服裝價格甚至創造了800至1000美元一件的高價神話,堪稱目前新塘牛仔服裝價格之最。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目前的新塘牛仔正面臨著棉價上漲、訂單下滑、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缺工等等難題。據了解,受困于勞工荒及歐債危機的影響,新塘牛仔產業2012年初的訂單下降了30%,利潤也降至不到5%,這意味著生產一條牛仔褲 甚至賺不到一塊錢,不少工廠只能勉強維持經營。
李斌(化名)是一個在新塘打拼了近10年的湖南人,2007年,他用盡積蓄接手了一家制衣廠。歐債危機以后,制衣廠的生意大多都出現了下滑,他的制衣廠訂單減少了八成。
“原來的訂單一筆就是幾千、上萬件,近幾年訂單量變得越來越小,現在一般都在1000件以下。”李斌說。
新塘牛仔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正是廣州珠三角地區牛仔產業集群地面臨的挑戰。
為加快推動牛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2013年起,廣州新塘鎮政府開始積極推進省級新塘牛仔服裝創新服務中心、省級新塘牛仔服裝檢驗檢測中心和交易信息中心等三大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加快推進中意牛仔設計港和牛仔產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中部地區欲打造牛仔之都
在近日召開的2013中國牛仔年會上,年會秘書長武漢紡織大學教授易長海談到:湖北地區的紡織產業處于中等發展水平。曾經走在前面,但是后期由于國家對沿海地區的一些優惠政策,牛仔行業在山東、江蘇、廣東、浙江、福建一帶發展比較迅速。由于湖北產業鏈不齊全,以及資本的問題造成了落后。
但隨著時代發展,勞動用工成本越來越高,加上國家經濟轉型,很多投資者又逐漸返回湖北投資。目前黃石已經出現了一個牛仔工業園并打算建立牛仔產業集群。襄陽也有一些牛仔產業逐漸開始形成一定氣候。
湖北有一個優勢,它是原材料的生產大省。
不過由于湖北省牛仔服裝的產業鏈不齊全,在牛仔洗水后整理方面有些不足。“但是,未來10年,我個人認為湖北將會迎來牛仔大潮,因為很多沿海企業已經開始在湖北投資了。在荊門、襄陽、黃石等地都有了一些新興的牛仔產業。而且隨著交通不斷便利,武漢作為九省通衢的國家中部樞紐,對牛仔行業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對此易長海充滿信心。
浙江鑫蘭紡織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排名第三、全國排第八的牛仔服裝企業。該公司負責人高建峰表示,“湖北牛仔產業雖然還未成氣候,但是有著發展機會。”
2012年開始,廣東新塘迪泰紡織服裝制衣有限公司、華麟服裝有限公司、七哥服裝廠等27家牛仔服裝生產老板與湖北大冶市陳貴鎮洽談牛仔服裝項目。經洽談,大冶市與這些牛仔服裝老板達成共同心愿——將陳貴鎮打造成中國中部牛仔服裝之都。
據了解,目前,湖北陳貴鎮規劃建設8平方公里園區,已建3平方公里。該園區已入駐企業四家,從陳貴鎮走出去的新塘牛仔服裝老板黃浩勝,攜兩名生意伙伴,投資8.4億元,創辦了湖北最大的牛仔服裝生產企業——順富紡織服裝有限公司。
政府助力 加快產業集群升級
2012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加快湖北紡織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明確了紡織產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明確要圍繞加快紡織工業做大做強和構建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緊緊抓住產業鏈完善、價值鏈重塑、新技術應用、軟環境優化等關鍵環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為支撐,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產業政策的導向作用,做大規模、做實水平、做強實力,促進全省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
為加快紡織產業集群升級,湖北省政府強調要做大做強各具特色的紡織產業集群。以產業集群中骨干龍頭企業為依托,促進產業鏈延伸和配套,使產業向更高層次集聚。探索產業集群中產品系列一體化、公用設施一體化、物流傳輸一體化、環境保護一體化、管理服務一體化的發展新模式。優化集群內投資環境,鼓勵國內外知名紡織服裝企業到相應的園區落戶發展。
《意見》同時明確了湖北省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過3000億元;培育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產業集群5個,過50億元企業2家,過30億元企業5家;培育銷售收入過10億元紡織服裝自主品牌6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