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打造中亞服裝之都
作為“一帶一路”的核心區,新疆一直致力于發展國際服裝貿易。2006年烏魯木齊絲綢之路國際服裝服飾節期間,烏魯木齊當地政府提出,要大力發展包括民族服裝服飾在內的本土服裝,把烏魯木齊打造成中亞著名“服裝之都”。
近日,烏魯木齊市經濟委員會確定了烏魯木齊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總體布局,這為“一帶一路”上火熱的中亞時尚之都又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新疆與中西亞八國接壤,擁有17個國家一類口岸和11個二類口岸,烏魯木齊成為空中達到歐洲距離最短,鐵路、公路達到周邊國家最近的城市,地理優勢明顯。
另外,中亞各國的服裝產品經新疆再出口到世界各國是最安全的一條通道,被當地商家稱為“綠色通道”,這也是烏魯木齊服裝服飾節引起中亞國家重視的原因之一。
曾有一家浙江企業調查,每年通過新疆各口岸出口的服裝產品銷售額達5億美元。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內地服裝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新疆這個通往中亞的陸路通道。
在烏魯木齊火車頭兒童城經營多年童裝的代理商王新說,據不完全統計,從1歲至12歲,一個城市家庭的孩子人均服裝消費年平均值大約在3000至5000元,按此保守估計,中亞各國兒童服飾每年的潛在市場需求在1萬億元人民幣左右。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也給新疆紡織服裝業空前的政策背景:隨著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一批優質項目建設的全面鋪開,2014年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達96.15億元,較上年增長76.1%,創歷史新高。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隨著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紡織服裝企業爆發出極大熱情,對高端專業人才求賢若渴。
新疆曾是連接古絲綢之路商賈往來的亞歐通道,新疆的服裝服飾文化就是典型的東方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和歐洲文化的融合和升華;如今,借著“一帶一路”的東風,新疆紡織服裝企業的春天再次來到。
業內人士分析,經濟主要依賴石油出口的中西亞國家,輕工業發展緩慢,相當一部分紡織品需要進口。為此,2014年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開辟了專門的紡織服裝專館。國外參展商中,來自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等國的國外代表和采購商對新疆的本土服裝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