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設計驅動童裝產業升級
11月中旬,第二屆“中國·織里”全國童裝設計大賽征稿工作正式啟動。大賽由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人民政府承辦,是全國惟一一個由行業協會組織牽頭、聯合產業集群共同舉辦的專業童裝設計大賽,凸顯了大賽的權威性、專業性。
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馮德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秉承上屆大賽的宗旨, 本屆大賽將進一步挖掘、培育童裝設計新人,為童裝業注入新的活力,從而推動童裝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將以大賽為契機,力求逐步提高我國童裝行業的設計水平和創新能力。
設計為童裝產業注入新活力
馮德虎分析,近年來,中國童裝消費均呈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使童裝成了服裝業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成為了服裝業的競爭焦點和新的“藍海”。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兒童用品市場規模已超過千億元,其中,童裝每年增幅約為16.7%,在兒童用品中年均增幅最大,且占市場總規模份額最多。在整體服裝業不振之時,森馬、361°等一些休閑、體育品牌旗下的童裝業務卻頻傳喜報。森馬今年半年報顯示,其童裝收入同比增長23.2%至8.95億元,占全部收入的比例提升至33%。同期內,361°的童裝收入占該集團營業額的10.4%,這比去年全年的占比7.5%亦有所提高。但我們也看到童裝產業競爭力還不夠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童裝大品牌仍比較少,制約童裝業發展的短板就在于設計,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國專職童裝設計師數量不多,整體設計水平有待提高。而80、90后“潮爸”、“潮媽”們對童裝時尚性的要求卻越來越高。馮德虎說,如果把大賽比作一座橋梁,可以說它一頭牽著童裝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另一頭則牽著消費者對健康、時尚童裝時代的向往與美好童真生活的追求。
馮德虎同時指出,產品同質化、打價格戰仍是童裝產業、整個服裝產業發展的困局。因此提倡原創設計,提升企業的創意設計水平,將成為童裝產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力。本屆大賽以“童謠”為參賽主題,將突出原創概念。他希望借助大賽來促進行業有序競爭,樹立童裝設計新穎時尚、品質優良的良好形象。希望參賽選手們捕捉不斷變化的國際國內童裝設計潮流,尋求創意與產業之間新的結合點,取得童裝設計創新方面的新突破,實現童裝產業在文化創意、精神內涵方面的價值延伸。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目前中國童裝行業惟一的專業設計賽事,自舉辦之日起,就與全國最大的童裝產業集群——湖州織里攜手,切實將大賽與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需要、企業發展需求融為一體。權威賽事與產業集群的發展相結合,恰恰是設計與技術的真實碰撞,創意與市場的無縫對接。{page_break}
打造業界交流互動新平臺
馮德虎介紹,首屆大賽得到了多所專業院校的支持,以及設計團隊、企業設計師、個人設計師的積極參與,共收到參賽作品近1200份,25份作品進入大賽決賽,決賽暨頒獎典禮現場出現了“爆棚”的現象。并且首屆大賽大部分獲獎選手的作品由織里童裝企業制成成衣,在頒獎典禮上進行動態展示。本屆大賽將延續這一做法,馮德虎認為,制作成衣過程也是選手們與企業合作交流、加深了解的過程,是設計師們融入企業、童裝產業的過程,也為產業集群引入設計人才創造了機會。
本屆大賽還將特別設置具有區域產業特色的獎項——織里當地設計師作品評比,以帶動產業集群內中小企業的產品開發,樹立區域品牌的行業地位。這意味著織里當地設計師參加大賽獲獎以外的作品,均可參加這項比賽,獲獎設計作品將在大賽決賽現場評審時間進行動態展演。談到這個獎項的設置初衷,馮德虎表示,織里當地有童裝生產企業及相關企業13000余家、幾百個設計師,其中不乏很好的設計師,他們的作品可能與大賽的主題和比賽的要求有所區別,對他們的作品再評獎,可以說是市場化產品的評選。同時為本地設計師設擂臺,讓他們的作品一比高下,將大大調動當地企業的積極性,增加企業對大賽的參與度和關注度,深入挖掘產業集群潛能。另外,決賽評審時間不邀請演員進行歌舞表演,也體現了大賽節儉、實效的原則。
據悉,本屆大賽頒獎典禮將于2014年6月1日在湖州市織里鎮舉辦,大賽評委會將由國內一流的時裝設計師、行業專家及學者組成。“在大賽舉辦的當天上午還將舉辦一個論壇,聚焦童裝行業熱點問題,剖析行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探討塑造品牌的正確路徑,引導中國童裝行業快速健康發展。屆時知名童裝企業家、服裝設計院校負責人、服裝設計名師、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將歡聚一堂,各抒己見,進行智慧的交鋒。”馮德虎最后表示,大賽要不斷創新,長期舉辦才有效果。通過行業協會、地方政府的努力,企業品牌、設計師們的積極參與,將力爭把大賽打造成為創意潮流展示的平臺,發掘設計人才的平臺,產業交流互動的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