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企業人才短缺程度創五年之最
調查顯示,中國內地的企業面臨從生產作業操作工到管理層/高級管理人員的全面人才短缺,且短缺程度比歷年更加嚴峻。調查顯示,中國內地有40%的雇主在努力填補職位空缺,比2009年高出25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比例是萬寶盛華自2006年開始人才短缺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
調查顯示,雇主最難填補的職位依次是生產作業操作工、技術人員、管理層/高級管理人員。其中,生產作業操作工繼2006年首次位居人才短缺的榜首之后,再次超過管理層/高級管理人員而成為最緊缺的人才,而技術人員、管理層/高級管理人員依然位居三甲。
補充:
在這個物質極大豐富并高度科技化的時代里,并不缺少高品質的產品,缺的是革命性的技術與獨特的創意,而這兩個要素是泰羅式管理所無法有效達成的,筆者以為,要想有效管理并達成以上兩項要素,其關鍵是對人的管理。因為,管好一部機器,可以讓你的企業員工有飯吃,企業不至于關門,但是如果管好了人,則可以讓你的企業不斷蓬勃發展,人是企業競爭力的根本。這里指的人是人才,只有人才才能為企業帶來超乎想象的創造力、生產力與競爭力,當然,因此他們也更難管理,未來的企業管理者可以不懂得管理機器,不懂得管理財務,只要懂得如何管理人才,他就擁有了一個偉大領導者的核心能力,也必將擁有一個縱橫四海而無往不利的團隊,這個團隊更會造就一個卓越的企業。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讓勞力工作者富有生產力是上一個世紀要解決的管理問題,要讓知識工作者具有生產力,則是本世紀要思考的管理問題”。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中,人才的作用越發的重要——郭士納挽救了虧損百億美元的IBM;杰克·韋爾奇成就了通用帝國;張瑞敏讓一家幾近停產的小工廠變成了國際化的企業;“打工皇帝”唐駿為微軟創造了全球的銷售神話;李開復被微軟、谷歌等行業巨頭紛紛爭搶等等。這些都是卓越人才的力量,他們卓越之處很多,除了自身卓越的專業能力外,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懂得如何發現人才,甚至是制造人才,更懂得如何管理人才。
昨天的企業需要的是“管理者”,今天的企業需要的是“領導者”,而明天的企業則需要的則是“引導者”。因此,企業的管理者也要完成由企業管理到企業領導,在走向企業引導的思想蛻變與能力的轉換。
早在唐代,唐太宗就提出:“名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梁,短者以為拱角,無曲直長短,各種所施,明主之任人由是也。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慎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慎兼而用之,故良將無棄才,名主無棄士。”在今天,很多智慧的企業管理者在管理企業時就會充分考慮到這些——讓喜歡“斤斤計較”的人擔任倉庫驗收員;讓那些平時愛“吹毛求疵”,愛挑毛病的人擔任質量監督員;讓為人做事非常謹慎的人擔任安全生產監督員;讓那些喜歡打聽小道消息的人去當市場調研員;讓那些喜歡“夸夸其談”,口才很好的人去做產品推銷員。這樣一來,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使企業人力最優化配置。
有些制作相機感光材料的工序必須在漆黑的暗室中完成,而正常人進入暗室時都會無法適應,工作效率非常低,失誤率卻非常高。美國柯達公司就大膽地引入盲人負責暗室環節的工作,結果工作效率比正常人要高出近一倍,而且錯誤率很低,因此,生產效能大大提高。這件事充分體現出了一家世界500強公司能夠摒棄偏見,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充分發揮人力價值的管理理念。
因地制宜與巧妙的引導還可以使員工產生主觀的工作熱情,激發出他們的潛能,使其產生發揮了自身價值的成就感,自然會對企業增強歸屬感。這些因素在當今企業中是彌足珍貴的,換句話說,這在市場競爭中就是一種競爭力。由此可見,引導型企業領導者將會是明天企業需要的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