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童裝價普漲,不少家長驚呼買不起
近日廣州各大童裝交易區內人來人往,家長帶著孩子試衣服、挑鞋子忙得不亦樂乎。陳遠宏進一步表示,不同年齡段嬰幼兒對服裝款式、設計和面料的需求各不相同,市場還有待進一步細分、挖掘。
六一將至,記者在廣州零售市場中發現,市內各大童裝交易區內人來人往,家長帶著孩子試衣服、挑鞋子忙得不亦樂乎。但價格上漲的勢頭讓許多父母吃不消,“隨便一件就幾百塊,甚至近千塊,多買幾條裙子,一個月的薪水就沒了。”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童裝普遍上漲了20%左右。盡管如此,從“六一”前近半個月的銷量來看,銷售額不降反升,有些店內的一些童裝甚至賣斷了貨。
今年童裝銷售旺季提前到
“去年普通的一件童裝連衣裙100元左右,今年就漲到了120元。”海珠區某街鋪的檔主小娜說,價格上漲20%左右,但銷量異常火爆。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童鞋市場的銷售情況也很好。“今年銷售旺季來得要早一些,往年都要到6月份銷量才會大幅提升。今年4月份每天銷量已有40~50雙左右,到5月份增加到80多雙。”一家童鞋檔口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價格普遍上漲了,但今年的需求更多,很多商戶的生意很好做。
上周末,在廣州錦漢展覽中心舉辦的育嬰活動中,哈·貝比等品牌都在做打折促銷活動,“三折”、“四折”的優惠隨處可見,吸引了不少家長。場內一位童裝銷售人員這么解釋“價高”的問題:好的童裝品牌從選料、加工、檢測各個環節的成本都要比成人服裝更高,選料上更加講究環保、健康,工藝比較復雜,比如在印染方面的要求較高。此外,年初棉價上漲,小孩的衣服基本都是百分百全棉的,價格也跟著上調。
據悉,國內的童裝行業市場大致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奢侈品牌旗下的童裝品牌,價格在2000元左右;第二梯隊是在商場,一件衣服最基礎的價格大概在200~800元之間;第三梯隊的低端市場,一件衣服最基礎的價格大概在100元左右。
諸多品牌進軍童裝市場
如今,拓展兒童產業成了服裝行業的風向標,各大服裝品牌相繼宣布將在童裝市場施展拳腳。日前李寧集團宣布,以全新的管理團隊、全新的品牌標志,進入童裝領域,并發布了李寧童裝未來5到10年的發展規劃,“小李寧”將成為集團發展的重點方向。
除了李寧,匹克也傳出有進軍童裝市場的意向;特步還計劃將在2012年年內開100家童裝店;美特斯邦威則于年內推出了獨立的童裝品牌“MooMoo”……一些本土馳名鞋服品牌,如七匹狼、報喜鳥、安踏、316度等;一些國際大牌,如耐克、阿迪達斯、Dior、baby、ARMANI 等都紛紛將觸角延伸至童裝領域;服裝B2C網購公司,如凡客誠品和麥考林,也將童裝作為其目前主要業務之一。凡客誠品華南區PR肖綺對此表示,中國童裝市場消費需求將呈現一個穩步上升的趨勢,童裝是凡客主要業務之一。
公開財報數據顯示,2011年底森馬旗下的童裝品牌巴拉巴拉的門店數達3300余家,銷售額達20多億。2011年,361度Kids完成銷售額近4億元,并有1200家余家門店。李寧的老對手安踏品牌的童裝店鋪數量亦達630余家。凡客誠品華南區PR肖綺向記者透露,凡客去年童裝的銷售近2億,比2010年增長近200%,今年將持續增長。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占據中國童裝市場前三位的品牌分別是阿迪達斯、耐克和本土品牌巴拉巴拉,銷量前10名的品牌所占市場總份額很少,較低的市場集中度也為眾多品牌提供了角逐的空間。現在童裝領域所謂的領頭羊還遠遠沒有形成,這就為2012年國內市場童裝品牌的洗牌提供了一個機會。在這輪“童裝熱”中,浙江、福建、廣東三地童裝將扮演國內市場本土品牌的主角,上海、北京、廣州也將成為外來品牌進軍國內市場的重要橋頭堡。
中國童裝市場
2013年有望增長至3061億元
童裝市場到底有多大?據中投顧問的報告顯示,中國童裝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2%,2013年有望增長至3061億元。據業內專家介紹,隨著第四次生育高峰期來臨,童裝市場消費需求將穩步上升。從2011年開始,接下來的10年將是出生率高峰時段,估計0~16歲的童裝消費群體總量約4億人。
“盡管國內童裝擁有泉州、佛山等一批產業集群,生產規模大概50億件,但國內童裝品牌集中度低。”上述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童裝市場國內外品牌各占1/2,國外品牌占據的一半市場份額幾乎集中在一線城市;而國內廠家占據的另一半市場份額,只有30%擁有品牌,大多在一二線城市,余下70%處于無品牌狀態,分布在廣闊的農村市場。
童裝市場有待細分
“千億蛋糕”的童裝市場固然誘人,但成人服飾進軍童裝領域并非易事。成衣服裝品牌波司登在涉足童裝業務僅一年便選擇退出,類似的例子并不少見,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不可否認,相比專注童裝業務的企業而言,成人服裝企業在生產、技術、運營、管理和品牌影響力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但是,由于成人裝和童裝從面料、設計到運作模式、品牌推廣方面都存在千差萬別,尤其在我國童裝市場集中度不高的情況下,想在短時間內建立品牌絕非易事。
業內資深人士陳遠宏認為,有意沖刺這片“藍海”的企業可以從細分市場入手。目前,嬰幼兒服裝在市場上并沒有作為一個單獨的類別被劃分出來,而是籠統地作為童裝的一部分出現在商場或者母嬰店,使得普通消費者對于兒童服飾和嬰幼兒服飾的區分僅僅停留在尺碼大小上。但兩者無論是從產品特性,品類多樣性乃至生產工藝都存在較大差異。陳遠宏進一步表示,不同年齡段嬰幼兒對服裝款式、設計和面料的需求各不相同,市場還有待進一步細分、挖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