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從“賣布匹”到“賣創意”產值將會突破1億
老布商追捧新“飯碗”
市場有需求,但自主創新與設計能力還待提高
三年前,對于輕紡城廣大布商來說,“創意產業”或許還是個新名詞,但經過三年時間的“孵化”,如今,越來越多的布商轉行吃起了“創意飯”。
據紹興縣科技局不完全統計,目前,入駐紹興縣柯橋創意專業市場的各類創意企業已達120多家。
創意企業的增加,方便并實現了一些經營戶提高面料附加值的需求。但是,在繁榮的背后,創意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就在最近,柯橋個別有一定實力的創意企業正在悄悄謀劃,準備將總部搬到杭州、上海等地。雖然有類似想法的企業只是個案,但是從中也反映出了當地整個創意產業的發展正面臨市場空間受限、難以吸引高端人才、難以吸引大額投資等一些實際問題。
現象——
同樣一個花型設計
除了“時間差”,還有時尚度,更要拼價格
作為世界級的輕紡專業市場,在2011年,中國輕紡城市場全年成交額達889.29億元,同比增長12.05%,規模雄踞亞洲第一。盡管成交額驚人,但企業的利潤卻并不高。據相關業內人士估算,市場內近2萬家商戶常年賺取的利潤每米布只有5毛到1元錢,僅占整個服裝產業鏈利潤的一小部分。
“市場上同類產品與日增多,多數時候是布商圍著客戶轉,如果想要客戶圍著你轉,你的產品必須跟別人不一樣。”近日,中國輕紡城市場內一些布商在提及面料產品價格戰時,無奈都會浮現在臉上。于是,一些眼光超前的布商有些“不安分”了,開始把目光投向利潤更高、發展前景更廣闊的新領域——賣創意。
但在創意產業發展幾年之后,價格戰悄然出現。“質量、水平類似的一個面料花型設計稿件,如果出自于杭城一些專業創意公司,單個起步價在2000元上下,而在柯橋,價格最高也只能賣到1000元/個,”8日上午,浙江意夢緣科創公司負責人殷小紅介紹說,盡管出價很低了,但一些布商在買賣過程中,仍然不斷討價還價,希望價格再低一點。
有些商家為了給自己找尋一個體面的門面,不惜一擲千金,但在面料創意投入上,卻是精打細算。”8月6日下午,中國輕紡城彩繪坊原創紡織圖案設計公司總經理盛素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要知道在面料生產、銷售的整個產業鏈中,花型設計是最為重要的,但一些布商舍不得在這方面加大投入。
創意機構進入門檻低、價格戰不斷,是造成創意設計市場出現亂局的主要因素,經過一輪接一輪的價格戰,有些畫稿設計費甚至已經降到了百元以下。
紹興縣環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紡織軟件開發的創意企業,在提及企業創意投入時,公司副總經理金志斌一臉無奈。“引入一套我們開發的創意軟件,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時,還可以增加面料的附加值,但一看到最低30多萬元的成本投入時,一些企業就不肯了。”金志斌說,只能將整套軟件拆著賣,以慢慢打開市場。
而與創意市場價格混亂成對比的是,一些設計人員異常辛苦,盡管每天起早摸黑地盯著電腦搞創意,但收獲的甚至還不及杭城面料設計師的零頭。
“在眼下,由于創意機構多實行提成式的支付方式,創意設計收費過低,嚴重影響了設計主創人員的日常收入。”就職于紹興縣柯橋一家科創公司的某資深設計師介紹說,以設計一幅面料畫稿為例,紹興與杭城假設同樣可以提成50%,設計師在杭城最低能獲得1000元的報酬,而在柯橋最高只能得到500元的提成,這就意味著要想減少與杭城的收入差距,設計師在柯橋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創意設計收費過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面料銷售。“就拿一個面料花型來說吧,單從外觀產品上來看,或許只能適宜于20多歲的年輕人使用,但如果設計師多配幾個色調,或許其適用范圍就會大大增加。”盛素英介紹說,而在眼下,由于收費過低,許多設計師都不愿意精雕細刻,影響了終端產品的銷售量。
“就產品的設計檔次而言,目前柯橋面料設計師的水平與國內諸如上海、北京或是杭州等一些大城市相比,確實存在著不小的差距,與國際的差距就更大了。”以面料設計創新而聞名的“彩虹莊”一負責人表示,部分企業在面料研發時,一直在以重金聘請韓國、法國的設計師,因為他們對流行潮流、市場趨勢的把握比較準確。
癥結——
小池塘“養大魚”
僅有高報酬是不夠的
幾位剛剛從專業學校畢業的應屆大學生,租上一個營業房,再配個電腦,就能在柯橋街頭巷尾開起一個創意設計工作室。為了改變這種進入門檻低的現狀,當地不少設計機構都在努力,有些設計機構甚至還拋出了高薪誠聘高層次人才的橄欖枝,但收到的實際效果微乎其微。
“紡織升級,面料為重;面料提升,人才先行。”市人事局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為應對金融危機對紡織業的沖擊,紹興縣不少紡織企業都在開發新產品,他們對于面料創意設計越來越渴求,因此國內外高層次創意設計人才自然就成了“香餑餑”。
“對于柯橋眾多的創意機構來說,要想將這類人才留在自己的企業,確實有些難。”紹興縣艾美莉服飾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喻筆卿介紹說,自去年以來,公司經常在與國內一些創意界的頂尖技術人員接觸,并許以誘人的報酬,但心動者屈指可數。
“要想讓自己的創意設計跟上時代潮流,環境很重要。”一些創意機構的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表示,盡管有中國輕紡城為依托,但柯橋的創意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設計師之所以不愿到柯橋創業,正是這個原因。
聲音——
產業走向成熟
還要跨過幾道“坎”
“要實現紡織面料的高附加值,必須增強自主創新與設計能力,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設計能力、市場分析和開拓能力的面料設計師。”上海東華大學教授陳榮耀這樣認,而柯橋不少布商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可喜的是,近三年以來,在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引導下,布城柯橋也正在實現從“賣產品”到“賣創意”的轉變。近日,記者從中國輕紡城創意產業服務中心獲悉,柯橋創意產業基地積極打造“紡織面料創意中心”和“紡織服裝創意中心”。2011年,當地企業創意產值達到了7000萬元,帶動了下游40億元的紡織產業銷售。而2012年,創意產值有望突破1億元大關。
“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總會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創意設計產業當然也不會例外,”中國輕紡城創意產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要想讓柯橋的創意設計產業有一個質的飛躍,主要還是解決市場需求問題,只有企業在創新上加大投入了,市場才能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階段,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