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將使國企改革 或許受益大部分服裝企業
“大家都關注到百聯股份的停牌,上海的國資上市公司會在今年給大家一個很好的交代,還有更多公司正在籌劃當中。”上海國盛集團副總裁李安表示。
伴隨“四項改革”央企試點方案出臺、各地國企改革指導政策的落地,國企改革進程正全面加速。“2015年國企改革將成為資本市場重大風口,作為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全國兩會或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窗口。”國泰君安策略團隊在其研報中特別強調道。
百聯股份此時的停牌,已迅速成為關注熱點。市場普遍預期該公司國資國企改革進程或現突破。熟悉百聯股份的券商行業分析師5日還透露,預計百聯股份此次或啟動優質資產置入重組,并很可能是分次完成,后續則有望繼續引入戰略投資者。
百聯股份停牌引關注
資本市場的嗅覺更加靈敏,百聯股份3月4日已經收于漲停板。上市公司大股東百聯集團旗下的另外兩家上市公司第一醫藥、上海物貿,3月5日開盤后也應聲走高,分別收漲9.18%、6.89%。
若以改革進程與資本市場走勢上看來,百聯股份在新一輪上海國資改革中可謂盡享政策紅利。
目前的百聯股份,由原友誼股份在2014年8月8日更名而來。而友誼股份則在2011年以換股方式,吸收合并原百聯股份(注銷前代碼為600631.SH)。后者隨即被注銷法人資格,而友誼股份也將上市公司業務板塊清晰劃歸為友誼的超市業務、百聯的百貨業務兩部分。至此,百聯集團內部的同業競爭問題基本消解。
與此同時,百聯集團內目前剩有新路達集團等資產未上市,資產包括食品及百貨經營、徐匯煙草糖酒有限公司等。2014年起,上海國資改革再次步入全新階段,以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組建國資流動平臺、企業分類監管。根據分類監管的改革思路,百聯集團作為充分市場競爭類國企,將承擔著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的改革任務。
隨即,針對百聯股份的資產注入、股權激勵等市場預期大起。2014年全年,百聯股份累計漲幅為86.35%。而2011年至2013年間,百聯股份的股價則累計下跌了48%。
“改革將驅動存量資產效率提升和價值重估。”海通證券批零行業分析師汪立亭表示,受益于國資改革百聯股份經營效果將明顯提升,而其他上市公司平臺的整合可能性、集團下百聯電商等新業務的協同預期,也有望提升公司中期效率。
{page_break}板塊行情或再起
百聯股份只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板塊的一個縮影。
李安介紹,在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取得的突破中,上市公司的改革路徑可主要概括為以存量換資金、以存量引資源、以讓殼資源獲調整、以上市尋求通道。此外,還包括引入外部資源以優化股權結構、以資源整合換取價值提升、以核心資產注入為主來提升上市公司資產。截至目前,推進有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整體上市、上海電氣壓縮機業務與中船重工合作、飛樂音響收購北京申安集團照明工程等項目。
落實在二級市場,海通證券分析師還給出了三條掘金的主線,即混合所有制及薪酬改革、資產注入預期和“殼”價值。其中,依據戰投與市值管理相結合的邏輯,國企與PE合作的公司被建議重點關注。而集團擁有較多未上市資產,或身為集團唯一上市平臺且發展方向一致的個股,也被列入分析師推薦榜中。
除此之外,業績表現不佳的國企還有望迎來一次性價值重估。國泰君安上述研報就指出,國資管理體制改革還將全面帶動“差”國企的崛起,“由于內外資產的整合和上市將對業績改善帶來較大潛在彈性,過往業績較差的上市國企或將受到投資者追捧、企業估值擴張”。
就上海國資國企改革板塊而言,分析師強調包括零售、地產、建筑工程、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及公用事業等行業個股都有望受益,相關受益公司則包括隧道股份、百聯股份、申達股份、錦江股份、上海機電、華昌達、愛建股份等。
然在排頭兵上海之外,國資國企改革的熱潮已全面引爆。就地區板塊來看,國泰君安指出廣州、深圳在新一輪改革中進展極為迅速,上海、安徽、江蘇、云南、貴州等地的改革進程也將取得突破;資本市場將成為新一階段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平臺,國企改革也是今年最重要的投資主題。個股方面,包括白云山、廣州浪奇、東方賓館、珠江鋼琴、天健集團、徐工機械、安徽水利、云南旅游等有望最先受益。
此外,國資企業占比較高的競爭性行業有望以改革突破共享利好。其中,軍工行業以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較低、邊際增長最大化為主要投資動力,煤炭、零售、建筑板塊則主要受提高經營效益的驅動;食品飲料、社會服務、汽車、傳媒、機械、輕工和電子等行業,均值得高度關注。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還強調,時間節點上,在頂層設計出臺后國企改革將全面鋪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