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賀雄談大西北紡織服裝絲綢之路的意義
大西北,跨越世紀的城市群的形成,為我國發展區域經濟不僅提供了最為有利的條件,而且也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化規劃研究的重大課題。改革開放的西北,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城市群已經形成雛形,這為21世紀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布局又提供了新的思路。
西北地區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地域遼闊,資源富饒,發展潛力巨大,西北地區的發展將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推動力。地大,是昔日西北地區的一大包袱。地大,今日卻成為西北地區的一大財富。西北,以大為名,的確能夠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的“黑馬”。西北五省區土地面積309.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32.2%,地域十分遼闊;而且西北地區民族眾多,有少數民族近50個。推動西北地區城市化健康發展,使各族人民共同享受現代城市文明,共同追求繁榮進步,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維護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穩定有著重大意義。
甘肅省服裝協會副秘書長楊賀雄指出由于中國西部地區沒有形成配套的紡織服裝產業鏈,紡織服裝行業比較落后。他提倡要借助“一帶一路”理念構建適合本地區發展紡織服裝的戰略平臺。他說發展西部紡織服裝產業首先要重視設計研發,主動聯合高新技術企業,共同研發設計新產品,提高科技生產力。
甚至可以建設自己的研發中心,努力打造自主品牌,真正實現從無到有的轉變、從工廠到產業園、從制造到“智”造的轉型升級。為拉動西部紡織服裝產業開好頭,實質是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時代主題,積極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對開創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促進世界和平發展,都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作為中國經濟比較落后的西北地區,謀劃輕工紡織工業有望改變經濟發展。隨著國內紡織服裝行業大力推行自主品牌戰略,紡織服裝產業正逐步向更高層次轉型。企業對品牌策劃和產品研發人才的需要大幅度增加,紡織服裝企業的職業被進一步細分為能符合品牌和產品運作的崗位,加上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一些服裝設計公司應抓住這一機遇實現自身升級,面向市場需求,開掘自身設計優勢,并追趕時代潮流,傳承民族文化,加快時裝設計推陳出新的周期,更需要不斷培養新的設計人才,促進服裝設計行業穩健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