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后立,服裝企業如何在環保風暴中謀求生機?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正式實施以后,紡織行業在節能環保方面受到的約束壓力不斷增加。按照新規,紡織企業化學需氧量(COD)直接排放需控制在80毫克/升,這是自2013年COD直排標準提高到100毫克/升后,紡織染整業排污門檻再次提升。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紡織商會紡織印染分會近期公布了一份對佛山區域的印染企業染費上調的通知函。此前,順德區已經關停了近800家紡織企業。
眾所周知,印染行業屬于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行業。紡織工業廢水排放量在全國41個行業廢水排放中位居前列,而其中印染加工過程產生的廢水排放占紡織廢水排放量的七成以上。根據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重點行業工業污染防治報告》,在生產同類單位產品的情況下,我國印染廢水中污染物平均含量是國外的2—3倍,用水量則高達3—4倍;同時,印染廢水不僅是行業主要污染物,印染廢水所產生的污泥處理起來存在問題。
在整個國民經濟、產業運行環境持續下行的壓力下,我國紡織印染行業也迎來了“產業經濟增長緩慢,同比增速持續下降,投資動力不足”的局面。一個年產值數十億元且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在污染、高耗能等多重內外因素下幾近被判死緩后,
該如何求生,謀求轉型出路?
2016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次通過的環境保護稅法,將從稅收杠桿入手逼企業減排。據悉,按照立法原則,環保稅是“稅負平移”,從排污費“平移”到環保稅,與現行排污費保持一致,征收對象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噪聲。新法規的出臺,也將倒逼著企業轉型。作為一個環境敏感型和資源依賴型的傳統制造業,紡織行業與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密切相關。未來五年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關鍵時期,更是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五年。推動綠色增長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同選擇,也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途徑。
這不是環保政策日漸嚴苛下的無奈之舉,而是企業升級轉型的必由之路。在這樣的環保風暴下,一些企業已經走在了綠色發展的前端。比如“控源頭,抓兩邊,提中間”是萬事利的生態發展思路。控源頭要求對供應鏈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挑選原料及化學藥品時,嚴格挑選環保染料、助劑,從2004年起在實施染化料助劑的環境管理,確保在2020年前做到有害物質零排放。萬事利制定了一系列綠色供應鏈規范制度,對供應商進行全方位的生態供應鏈考核。
抓兩邊要求重視產品設計及產品研發,萬事利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和省級工業設計中心,276人的研發團隊和近百人的設計師團隊,支撐起了萬事利綠色轉型的研發設計任務。提中間要求保留核心的數碼印花技術,采用意大利氣流小浴比水洗機、物理柔軟整理機,節約用水30%,減少化學助劑用量10%。萬事利還開展了物料平衡、水平衡和能源平衡審計和清潔生產審核,重點用能用水設備安裝三級計量裝置,對設備能耗水耗進行管控。經過這些年的設備改造和引進,園區內先進設備占比80%以上,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及工藝技術達到同行業領先水平。
事實上,在紡織行業,像萬事利這樣注重生態環保的企業并不是個例。2016年12月23日,紡織之光“化纖行業綠色纖維制造關鍵技術”重點成果推廣活動在海鹽舉辦,全國各地化纖行業負責人以及高校、科研院所院士、專家、代表,共計260余人參加,海鹽海利環保纖維有限公司申報的“高品質差別化再生纖維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項目被列為重點推廣項目。海鹽海利已建立自己的聚酯瓶片回收和加工體系,海利在某些方面已開始收到一定效果,在周邊地區樹立了綠色形象。
很多印染企業都已積極投入到了這場“綠色保衛戰”來。因為他們堅信,只有科技的力量,才能改變企業的未來,拯救行業的發展。紡織產業現在走在一個極其艱難的發展時刻,不僅受到原來紡織大國的擠壓,同時也要面對經濟發展中新興國家的競爭。
不管是印染企業,還是印染集群地,紹興、石獅等都加大了環保力度和速度,使綠色印染蔚然成風。環保問題不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所能解決和實現的,只有多方面聯合,整合資源,集成發力,才能拳打一處,實現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