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5位中國設計師的故事
設計師故事
“依文”公司總裁夏華 創意使1萬增值7萬倍
當年,夏華辭了讓人羨慕的高校教師工作,拿1萬塊錢下海,從小本經營服裝開始到打造出依文服飾,歷經了10年苦辣酸甜的拼搏后,1萬元變成了7億元。夏華的身份也由服裝小販變成了依文企業集團總裁。
“變化太快了,每年都有新的亮點出來,從而帶動了整個時尚業的發展。”夏華剛從國外出差回來,她說,每次出國考察都有這樣的感受。
在夏華看來,對于中國原創品牌而言,與國外同行在產品本身的差距不大,真正的差別在原創文化上。所以,她提出,一定要把原創精神進行到底。
她認為,“依文”應該是一個把創意進行到底的企業。創意不是一句口號,更重要的是企業骨子里和細胞中的一種精神,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具有創意精神——發自內心中的創新精神。
“在依文,每一天、每個人,我們詩意地工作著,我們真誠地付出著,我們忙碌并快樂著。”夏華自豪地說,“人是一個品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因素,不注重人才的培養,不注重人內在潛力的挖掘,不注重人脈資源的積累,企業必然走向死亡!”
隨著生產規模的巨大增長,新品牌的開發也逐漸推出。夏華說,“依文從1994年底到現在10多年的時間,能夠走到今天,缺不了幾點:第一點,我覺得也可能對在座的所有人都適用的,就是我的哲學。包括我在跟當代商城的高管做交流,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要給企業一個哲學。我和我的員工一直在秉承著一個挖井哲學。我們用10年時間挖了一口深井。所以我們有源源不斷的水流出來。為什么說挖井就是做一件事?我目睹著很多的企業10年的時間挖了十個坑,他們依然沒有水喝。我們一直在做服裝,甚至一直在做男裝,甚至一直在做西裝。業精于勤,也精于精,精于專。服裝企業天天都在創新。一件西服,我們花了10年,3000多個日子天天在研究怎么改變。我們用心研究,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甚至是不放過每一次創新機會去做。一種哲學在支撐著我和我的企業,一種專注在支撐著在座的同仁”。
獲得“北京十大時裝品牌”大獎后的依文,在品牌發展的道路上并不敢懈怠,每個依文人都依然保持著高漲的熱情。“文化是品牌的終極競爭力,創新力與文化力成就了依文的昨天,也依然可以實現依文明天的夢想。”夏華如是說。目前,依文人正在認真總結并不斷提高自己的服務水準,通過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提升品牌的文化符號價值。
夏華認為,中國原創品牌在設計力和文化力方向的發展方面缺少推動,目前,北京品牌需要一個良好的商業氛圍,在北京的主要商場創造屬于北京原創品牌的一方空間,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增強原創品牌的自身競爭力,為時裝之都的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吳海燕”公司藝術設計總監吳海燕 創意要貫穿整個產業鏈條
1995年,吳海燕隨中國服裝集團考察團第一次去歐洲考察時看見在LV的旗幟店前排成長龍搶購LV皮具的日本人隊伍,BOSS、GUCCI等高檔品牌服裝專賣店前外國游客不斷的情景時,內心總在思考,歐洲這些品牌屹立百年不倒的秘訣在哪。她意識到對于服裝設計師個體來講,無論是在企業工作還是自己獨立運作一個設計工作室,首先得有人認識你。“當我們在談論一個設計公司時,也許我們并不知道這里是否有首席設計師,但我們卻認識他們的品牌——由設計打造的品牌。”對中國服裝業來說,設計整合時代的來臨是遲早的事情,吳海燕對此保持積極的態度。她有自己的分析:“我認為中國做服裝沒有問題,但是如何做成一盤能走向世界品牌的產品,要靠設計進行整合。按照國外服裝產業發展的過程,產業鏈分工日趨細分,一些專業的設計公司便應運而生,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做法是依靠專業的設計公司提供產品設計,即使是大公司,也會請設計公司服務。”
此后兩年對歐美設計領域的多次考察為她日后做設計公司打下了基礎。1997年末,中國服裝集團邀請吳海燕做總設計師主持中服設計公司。吳海燕想把自己的思考和到巴黎所看到的結合起來,不僅做服裝,還要做紋樣、做家紡設計,雖然在當時的體制下這些無法實現,但2000年她仍在北京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設計公司。
設計公司能存活到今天并不容易,要看設計的大環境。“2004年以前,設計環境沒有形成,雖然在國內產業鏈形成了,中國在加工方面是完整的產業鏈,但設計鏈沒有形成。”“中國有13億人口,有很多的機遇。我們有豐富的資源,我們扎根于中國的市場。”吳海燕說,這是她做設計公司的信心所在。
吳海燕把與她設計品牌相關的領域都注冊了品牌。她做的是以設計為核心。吳海燕說:“設計也要有品牌。我們現在講品牌只是講服裝品牌。而歐洲不同,他們有加工品牌、織造品牌、印染品牌,每一個產業鏈的中間端口都有品牌,而中國只講終端的品牌,這樣整體提高不了。”
吳海燕的感觸很深:“我的工作是為中國企業做品牌的設計,我希望把設計當做一項產業鏈條的重要環節來做,因為這將是市場細分后很重要的一個產業鏈條。而市場細分還意味著:誰做得最好,誰才是真正的市場贏家。”
2001年,中國國際時裝周主題就定為“民族文化與國際時尚”。這年吳海燕在西子湖畔推出東方絲國第二回大型服裝秀,而在當年的時裝周上,她以傳統與時尚結合的絲綢服裝設計創意,捧得中國服裝設計“金頂獎”。
“吉芬”設計總監謝峰 設計師首先被推廣公司“設計”
繼去年10月“吉芬”以“門”為發布會主題敲開了巴黎時尚的大門,今年2月25日,謝峰又以“路”為主題,再次把中國時裝帶上國際“T”臺。
“新的資金和思想進入后,我發現,我們的一些做法在‘圈內人’看起來非常可笑。比如我們的發布會結束后,設計師會上臺接受獻花,這些在國外已經完全過時,這是他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做的事情。現在在國外,甚至連設計師如何走出來謝幕都由推廣公司事先策劃好,設計師的化妝、形象、表情、舉止都是品牌運作的一部分。”在VLOSY的引薦下,吉芬聘請了英國《芭莎》的編輯做風格總監。“我們在國內總以為服裝設計由設計師全盤決定,其實國際上已經不再是這樣的了。國際上的慣例是由風格總監和市場總監協助設計師進行設計,把品牌做得更市場化、更時尚化。”
依靠敏感的藝術直覺和自然的融合手法,謝峰想把“吉芬”與世界時尚最高舞臺之間“旅程、冒險、相遇、分享”的全部概念用“路”來表現,既表達了品牌目前的發展狀態,又延續了“門”之后的美好遠景。
上世紀20年代具有旅行風格和男性化色彩的服飾,如卓別林風塵仆仆的小肩西裝、緊身上衣以及福爾摩斯的手套、披風都成為“路”的靈感來源。被人們視為“最具男性化優雅特點”的20年代被“吉芬”所關注,是由于目前法國最頂尖的女裝時尚正傾心于“男性化”。“20年代是帶有中性色彩的貴族化時代,我希望自己推出的女裝帶有那個時代的英倫風格。”謝峰說,“巴黎之所以偉大,成為現在流行的發源地,是因為它的時尚完全沒有參照物,所有的感覺均來自于生活。兩年前還在風行的特別女性化的味道已經讓巴黎人感到厭倦,厭倦的結果就是大家不約而同地挖掘男性化的美麗。當然,雖然每個設計師的風格會不一樣,但男性化傾向一定會成為這次女裝發布的創作主流。”
注重商業運作的“吉芬”一直主張根據市場銷售做設計。謝峰認為,中國設計師在“中國環境”里會有相應的“中國式時尚表現”,當置身“國際環境”時,或許公眾會看到一個令所有人感到陌生卻又驚人的“國際時尚表現”。
“阿尤北斗”總經理尤鴻雁 從古今中外“文化雜貨鋪”中尋找創意
被圈內人稱為“阿尤”的尤鴻雁更認同品牌個性化發展源于設計師最初的喜好,進入商業化操作則要按章出牌。關注阿尤,不僅僅因為它蘊涵著的中國元素,更看重它作為一個品牌的成長經歷。
1995年阿尤放棄了過去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個人的創業中去。次年,她終于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店,和一群同樣熱愛小花布的小女人們追尋著自己的夢想。1996到1997年“阿尤的店”前面銷售、后面制作,都是很有中式特色的衣服。開始時只是簡單地把自己的想法“飛針走線”地做成成品,后來逐步走向了規范的市場,一家一家的店開了起來,阿尤的創業路也走向了正軌,在北京擁有6家店。1999年、2000年,阿尤的店全國遍地開花。公司銷售網絡遍布全國30多個城市,年產量為10萬件。
成立于1996年4月的北京阿尤服裝公司,注冊品牌“阿尤”,以設計生產休閑特色女裝為主,設計崇尚民族特色和流行時尚相結合的風格,面料選材以舒適的手感和懸垂感很強的棉麻為主要元素,阿尤服裝一直在執著堅持鮮明的個性和創新的同時,也不斷開創和引導著屬于自己的銷售市場。
阿尤的衣服追求自然,靈感來自于民間,甚至是漢代的漆器圖案片段,每一款服裝都擁有古樸的時尚。阿尤堅持從多元文化模式中吸取靈感,既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各種技藝、哲學思想,也有西方的各種流派,甚至街頭涂鴉和時下年輕人熱愛的電游與動漫,阿尤的腦子就像個雜貨鋪。“我對一切有趣的事情都很好奇,我不想拘泥任何一種表現形式,只有努力將傳統、創新及現代化的元素融合起來,才能形成本品牌獨特的風格。”阿尤說。
“去年9月,設計師團隊去了云南大理、麗江和瀘沽湖,玩的過程中07年春夏的主題就完成了,那就是大理白族‘風花雪月’的風情。”阿尤對新產品充滿了自信。
“我喜歡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設計師,用最直接的方式表達能讓事情簡單明了,設計師的腦子應該用在高級的地方,太懂得處理人際關系的人做不出感人的好作品。”阿尤的設計室里營造的是一種求異存同的創作氛圍,每一個人都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她們在這種碰撞當中互相激發靈感,進步都特別大、特別快。
公司成立至今除設計生產“阿尤”牌四季服裝外,又增加了許多與服裝相關的服飾方面的設計和開發,比如軟陶手飾、布藝箱包、帽子、布鞋、工藝毛衣等。
阿尤告訴記者,她的品牌提升之道是“以原創、民族自由風格打造品牌”;她的發展目標是:推進中國品牌國際化,做國產服裝品牌的領航者。
李寧公司設計師馬迅 讓半坡陶器創意踏遍全球
作為一位體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