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白領遭遇“電梯情緒”
為避免“電梯尷尬”爬10層樓
劉女士,在海曙天一商圈附近的寫字樓里上班。今年是她在公司的第6個年頭,而乘不乘電梯也整整困擾了她6年。
剛到單位第一年,劉女士在寫字樓的7樓辦公。一次,她乘電梯下樓拿快遞,剛好電梯是空著從樓上下來的。
這部電梯有一面是鏡面的,劉女士看到鏡里頭發有些散,就想重新扎一下。也許是一個人光顧著“照鏡子”,電梯門打開時劉女士也沒注意后面進來的公司老總。
等扎完頭發,劉女士轉身才發現老總在旁邊看著她。電梯下來不到半分鐘,就只有劉女士和老總兩人。劉女士緊張得手心冒汗,密閉空間甚至讓劉女士感到呼吸困難,本想找個話題緩解這種尷尬,但話到嘴邊卻不知道和老總說什么。
那次電梯間的尷尬,讓劉女士之后看到領導、上司等電梯就先避開,要么等下一趟電梯,要么直接走樓梯下去。
去年,劉女士辦公室換到10樓,但乘電梯就緊張尷尬的情緒還是沒好轉。劉女士說:“雖然比以前高了3層樓,但上下樓還是會不自覺地選擇走樓梯,哪怕偶遇領導也只要點頭微笑走過就可以了,感覺很輕松。”
六成人和領導乘電梯不自在
一項網上調查顯示,在高層建筑里上班的白領,他們中96%的人每天上下班會搭乘電梯,其中有六成職場人表示與領導同乘電梯很不自在。
在電梯里,遇到領導通常是怎樣的反應?昨天,記者以這個問題詢問了在甬城寫字樓里上班的一些白領。
小趙(在和邦大廈上班):“我看到一本書上說電梯里和領導談想法,有助于讓領導留下印象。事實完全不是這樣,我剛打了招呼,組織好想說的詞,一句話沒說完,不是電梯到了,就是其他人走進來了。”
周先生(在世紀東方廣場上班):“因為寫字樓里乘電梯的人很多,我和領導同乘電梯就打聲招呼,基本不會談事情或聊天,即便電梯里只有兩人也是這樣。”
小曹(在南部商務區商會國貿中心上班):“我不大愛聊天,看到領導會假裝看手中的文件或手機,明明沒有話題卻要搭訕是很尷尬的。如果遇到領導在等電梯我肯定選下一趟。”
在記者小范圍調查中發現,“飯吃了沒”、“天氣”、“路況”是白領電梯里獨自偶遇領導時用來打破沉默最多的三種方式;如果電梯里人多,遇到領導很多白領選擇站在遠離出口的角落,當做“沒看到”來避免打招呼。
乘電梯要注意行為禮節
“電梯空間就像情景劇,有聲的交談或無聲的表情,都能看出很多事情來。”寧波容瀚咨詢公司的資深職業導師葉亞維說,電梯不自在是由職場關系導致的情緒。
在日常的職業指導中,葉亞維經常遇到上班族問怎么應對和領導的各種“不期而遇”。葉亞維建議,總體上可以禮節性打招呼,如果不了解領導當時情緒、性格,還是不要攀談或短暫地聊工作。如在電梯間遇到,比較合適的做法:
看見領導進電梯,主動招呼領導,站到電梯內控制按鈕旁,并問領導要去的樓層,幫他按好樓層后,在邊上站立。這時,可以選擇與領導攀談也可默默等待,只要電梯到達領導所去樓層,伸出手使電梯感應門不至于快速合攏,等領導出去后自己再出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