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適度負債經營創造財務杠桿效應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所謂的財務杠桿效應也與此類似,只不過財務杠桿的支點是負債。如果負債得當的話,由此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會遠遠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就像阿基米德只用一只胳膊的力量,就可以撬起整個地球的道理一樣。根據這個看來,只有利潤率足夠大,則企業的負債越多,運用自有資金就越少,那么財務杠桿效應的空間也就越大。可是,人人都知道,支點放置的位置直接關系到是被地球撬起還是撬起地球。同樣,負債的多少也關系到是賺得盆滿缽滿還是賠得一塌糊涂。
公司之所以具有價值,是因為它能夠持續地為股東創造利潤并提供投資回報。因此,股東投資價值的大小關鍵也就取決于單位投資額所可能提供的投資回報的大小。利潤是公司得以建立并努力追求的目標,公司在沒有負債的情況下,股東的權益報酬率(股東所投資的每一塊錢所得到的回報)與公司的資產報酬率(公司每投入一塊錢所產生的利潤)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我們觀察現實中的公司運作卻發現,幾乎很少的公司這兩個指標是完全相同的。例如,我們觀察2007年微軟、沃爾瑪、IBM和通用汽車的年度報告便可發現:它們的資產報酬率分別是22%、8%、9%和3%,但它們的權益報酬率卻分別是44%、20%、33%和18%。很顯然,這些公司提供給股東的回報要遠高于它們各自的資產回報率。而究其原因就在于,這些公司充分地利用了財務杠桿的放大效應。
從右圖可以看出,微軟的資產報酬率是最高的(22%),微軟負債對權益報酬率的放大作用幾乎是一倍(45%),而通用電器的資產報酬率最低(3%),通用電器負債對權益報酬率的放大作用幾乎是6倍(18%),如果我們再進一步觀察這4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水平,便不難看出,財務杠桿對公司權益報酬率的放大作用了。從下圖中可以看出,微軟的資產負債率為50%,而通用電器的資產率則超過了80%。
公司在生產運營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負債。最常見的負債形式是應付供應商貨款、應付工資、應付稅金及其他往來活動中的各種欠款。這些欠款在一般情形下都是公司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無償占用了其他公司或個人的資源,這無形中就放大了股東投入公司的資本。這部分被占用的資本所產生的利潤歸屬于公司股東報酬,由于權益報酬率=利潤/權益,那么這些負債顯然增加了利潤而對權益沒有影響,從而提高了股東的回報率。在這個意義上,公司無償占用的款項越多,股東報酬率也就會越高。當然,公司在占用其他公司或個人的款項時,你的下游客戶也會無償占用你的資金,即你欠著別人的錢,別人也欠著你的錢。只有當你欠別人的錢超過別人欠你的錢時,才會在無形中提高公司的權益報酬率。戴爾公司堪稱是成功運用這一資金占用策略的典范。在過去10年,戴爾通過增加應付賬款賬期(從1996年的39天增加到2005年的74天)增加自己對別人的負債,縮短應收賬款賬期(從1996年的44天縮短至2005年30天)減少別人對自己的負債,無形中有效地提高了企業經營過程中不用支付利息的負債,從而達到了很高的權益報酬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