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之變外貿鞋企還能挺多久?
9月27日訊,外貿企業掙扎的身影。
進入9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就開始了一路狂飆,并不斷創下歷史新高。9月2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于6.6997,一舉沖破6.7關口,進入了“6.6”時代。
而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躁動中,眾多外貿企業經營者們卻越發眉頭緊皺。因為,人民幣升值——訂單利潤降低——企業經營壓力倍增,正猶如緊箍圈般緊緊纏繞著上述外貿企業經營者們。
眼下,如何掙扎出人民幣升值漩渦的困擾,正成為越來越多外貿企業亟待思考的問題。
升值之困
進入9月以來,人民幣匯率的一路狂飆帶給企業的壓力可謂倍增。“人民幣升值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很大。”26日,淄博桓臺一皮革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據該人士介紹,其生產的皮革制品主要出口美國、英國等歐美國家。而人民幣9月以來的不斷升值,正讓企業面臨著利潤降低的經營困境。
與此同時,淄博高新區的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亦在承受著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利潤困局。據該人士介紹,因外貿訂單的特殊性,在人民幣大幅升值的9月,其此前已接下的幾個訂單肯定將面臨利潤大減的局面。
此外,包括勞動力成本、產品原材料成本等其他因素也都加劇了升值帶給企業的經營困境。“現在基本沒有利潤,企業做的就是維持住客戶,避免企業出現虧損。”淄博豐之源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此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就曾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報采訪的多家外貿企業負責人中,多認為人民幣升值幅度已超過或逼近其心理承受底線。其中,按照上述桓臺這家皮革企業負責人的說法,人民幣9月逾2%的升值幅度已經突破其心理承受之限。
對此,近日一份調查范圍達10余省份、總樣本數達1900個出口型企業的調查報告亦顯示,大多數出口企業所能承受的人民幣升值幅度是2%以下,這部分企業占全部樣本總數的39.7%,能承受人民幣升值2% - 4%的企業占33.8%,能承受升值4%- 5%的企業占19.1%。
而對于報紙、網絡、電視上關于中美之間人民幣匯率爭端的大肆報道,桓臺上述皮革企業負責人頗為無奈地表示,“根本沒有心情關心這些事情,只希望人民幣能貶值就好。”
實際上,9月人民幣的這一波升值潮,已經開始影響到企業的訂單。“9月份的訂單要比8月份淡一些,降幅約達20%。”桓臺上述皮革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
企業的博弈戰
人民幣加速升值步伐的時下,眾多企業也在用盡各種方法埋頭猛追。“面對著升值的壓力,企業也在不斷出招應對。”桓臺上述皮革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其企業正在通過開拓新的國外市場來應對這場人民幣升值潮。而實際上,在本報此前多次采訪外貿行業時,就不斷有外貿企業表示了對新興外貿市場的關注和重視。
不過,因開拓新市場見效期較漫長等因素左右下,面對著猛然上漲的人民幣匯率,本報調查發現,更多的企業往往采取了推遲訂單交付時間和提高產品價格兩項措施,來應對人民幣9月這波升值潮。“我們近段時間就推掉了一些圣誕訂單。”9月中旬,淄博一玩具企業負責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就曾表示。而如今,推遲訂單交付時間更是成為一種普遍行為。其中,國內有媒體就曾報道稱,南方一些企業就在訂單交付時間上下起了工夫。據南方一鞋企負責人介紹,其企業上月剛與一國外客戶簽訂了一個3個月內交付的訂單。但9月人民幣的連續多日升值,讓該企業只能拖著訂單的交付日期,以希望人民幣能有回落余地。
然而,有外貿人士表示,拖延訂單交付時間很容易加劇企業的成本。而此時,亦有一些企業選擇了產品漲價這一舉措。“我們對企業的部分產品進行了提價。”24日,桓臺上述皮革企業負責人就表示,不過其提價的幅度很小,“我們更傾向于以推出新產品的方式來提高售價。”{page_break}
急需的轉型之路
雖然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帶給眾多外貿企業襲襲陣痛,但從長遠來看,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也在催促著外貿企業進行一場轉型之變。
其中,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人民幣升值能夠促使出口企業加快進行產業升級與轉型。因此,“出口企業抓緊應對升值帶來的挑戰,加快企業轉型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李稻葵認為。
一時間,外貿企業如何轉型也成為時下業內人士關注的話題。就在本月月初,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就在淄博表示,制造業面臨定價權喪失現象,企業只有拿回定價權才能生存。
按照郎咸平的說法,目前國內包括外貿企業在內的制造業,在其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和零售整個產業鏈中,僅僅占有制造環節。對此,郎咸平認為,制造業只有將產業鏈中的六個環節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拿回定價權。
而郎咸平言下之意即是,包括外貿企業在內的制造業當務之急就是延長其產業鏈,加快企業的轉型,才能在激烈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實際上,目前已有很多外貿企業正在加快其產業鏈的延伸。本報此前獲悉,淄博一塑料包裝企業就已投入近500萬人民幣用于加快延長其產業鏈,以增加企業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已有為數眾多的外貿企業正在改變單純的外銷模式,開始兼顧內銷市場。“我們也正在開拓國內市場。”淄博高新區上述外貿企業人士表示。
雖然,眾多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之路很難一路坦蕩,但可以預見的是,轉型升級后的眾多外貿企業在面對愈加頻繁的貿易爭端及匯率問題將更加從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