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歲關中小鞋企如何走出借貸迷魂陣
12月21日訊 據悉,在借貸與銀行信貸呈“你進我退”、“此消彼長”之勢,前者僅是后者的“補充”。
在通脹背景下,銀行開始收緊銀根,過度擴張的溫州老板們開始從“4萬億”的美夢中驚醒,民間借貸已成不少溫州老板不得不涉足的江湖。外界也普遍將此類民間高利貸款,視作壓倒溫州老板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溫州方興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培林直言,溫州老板“絕不是被民間借貸壓垮的”,“有哪一單是被逼著借的?都是自愿的——不借馬上死,借了慢慢死。”
越來越多的企業禁不住誘惑。一份急需資產重組的鞋企資料顯示,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企業注冊資本500萬元,年產值2000萬元,銀行貸款卻高達800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貸款全部用于實業,光賣鞋子就得賣4年,你說可能不可能?”當地人士說。
對于中小鞋企來講,要繼續以實業經營為根本,緊緊抓住并牢牢依靠實體經濟構建自身的“立業之本”。企業的經營者也一定要禁得起誘惑、看得長遠,縱觀全球五百強企業、眾多傳承數載的“百年老店”,無一不是以非投機性的行業為根本,都是因為非投機而持久。
隨著市場環境的進一步調整,中小鞋企要實現資金的合理投向。在實業經營的基礎上,將資金向加強行業競爭力方面的投入,比如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等等,只有這些才會真正地為企業的發展實現全面的助力,幫助企業走上一條穩定、持久的發展道路。一位溫州企業主朋友,就是高度重視自身的產品提升和技術創新,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相關的研發創新。雖然整體的外部環境逐步惡化,但是因為其產品的創新和提升,為其贏得了更多的外部訂單,受金融危機和本次信貸危機影響甚微。
溫州只是全國民間借貸市場這一金融灰色地帶危機的一個縮影,在銀根緊縮、民間資本投資無路的背景下,江蘇、福建、河南以及內蒙古等省區都已成為借貸風險高危區。因此加大資金保障、企業幫扶、司法調解、倒閉企業善后處理工作一定要做好,在保證企業發展的同時,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和惡意欠薪等違規行為,同時也要加大不良行為的宣傳力度,讓企業了解到違規借貸款的不良后果,加大誠信建設,以確保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及和諧穩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