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標準”對棉花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新標準必將對棉花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新修訂的棉花標準顛覆了40年來的分級理念。”該負責人的回答開門見山,“40年來形成的品級習慣思維定式即將改變,過去是‘根據三條件綜合定品級’,而顏色級則是‘以色分類、以澤定級’。整個產業上的所有棉花分級人員需要重新學習檢驗技術,纖維檢驗系統投資建設的棉花分級實驗室、進口的HVI檢測儀器,其檢驗規程也要做相應的調整。”
其次,伴隨新標準的分級理念變化,在中國使用40年的傳統棉花貿易結算體系也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新標準中,鋸齒棉的質量結算指標由3個增加到7個,即顏色級、軋工質量、長度、馬克隆值、斷裂比強度、長度整齊度、異性纖維。而品級與顏色級之間沒有一一對應關系,所以新的貿易結算體系要推倒重來。這將對我國5000多個有資質的棉花加工企業、1000多家流通企業、10000多家紡織企業進行棉花貿易產生直接的影響。
第三,為配套新標準的變化,國家的收儲政策要調整。國家要重新確定棉花收儲的標準級、收儲范圍以及標準級的收儲價格。舉例來說,2012 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為;標準級即328(品級為三級,長度為28mm)皮棉到庫價格每噸20400元,而執行新標準之后標準級就不再是328,具體標準級是什么,什么樣的棉花能夠入儲及級差是多少,都需要重新定。
期貨交易和電子撮合交易的規則要修改;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和進口棉滑準稅需重新修正。
由于期貨交易的特殊要求,鄭州商品交易所已于2012年11月公布了新的交易規則和升貼水;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已經著手進行修訂,新規則預計將于2013年6月公布。
新的棉花貿易結算體系應勢而生
為保護棉花貿易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誠信、有序的棉 花貿易秩序,規范買賣雙方的貿易行為,減少雙方之間的貿易糾紛,促進棉花貿易的健康發展,受國家發改委的委托,從2012年5月開始,中國棉花協會牽頭組織全國涉棉單位的20余位專家開始起草、修訂新標準下的棉花貿易結算體系,經過起草、修改、公開征求行業和社會各方意見后,與棉花國家新標準相適應的國內棉花貿易規則于2012年11月完成。該棉花貿易規則的名稱為《棉花買賣合同及一般條款》(適用于國產棉貿易),簡稱《中棉協—國產棉條款》。
“11月21日,我們對外公布了新的棉花貿易結算體系,其核心是各級質量指標之間棉花差價,不同等級的棉花價差要隨市場形勢的變化定期調整。”該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目前新的棉花貿易結算體系處于宣傳推廣階段。中國棉花協會將于4月中旬舉辦培訓班,推廣與新標準適應的棉花貿易結算體系,培訓對象為棉花加工企業、流通企業、紡織企業、棉花期貨等涉棉企業。
由于新棉花標準和新的貿易規則還沒有投入正常使用,目前無法預計到實際困難。當前重要的工作就是盡可能在更多的場合宣傳、推廣新棉花標準下的貿易結算規則,讓各方了解。
據了解,鄭州商品交易所去年11月份已將基于新標準的貿易規則公布,即“2013年11月合約”,并在會員單位及交易商的交易規則培訓中進行專門的培訓。目前鄭州商品交易所公布的差價是棉花協會制定的鋸齒加工細絨棉質量差價表中的數值。
“這個規則是全新的,之前國內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東西,至于當前定的差價水平是否合理,只有在使用中才會發現問題,繼而進行調整。”鄭州商品交易所交割部副部長李博晰告訴記者。
對于新棉花標準的未來,李博晰表示了充分的信心:“新標準最突出的是由感官檢驗向儀器化檢驗的轉變,衡量質量的指標也多了,棉花檢驗的確定性更強,檢驗結果更具客觀性,棉花期貨交易來說是有促進作用的。”
建議企業盡快學習新標準,及早進入角色
目前,棉花加工企業和紡織企業對新棉花標準的了解不夠多,多數還是等待、觀望的態度。該負責人建議,“不管怎樣,新的棉花年度就要全面使用新標準了,建議各涉棉企業積極主動參加相關機構的培訓班,多學習、了解新標準。企業的棉花檢驗人員要對新標準的檢驗辦法熟練掌握;對銷售人員來說,要盡快熟悉新的貿易結算體系。”
該負責人認為,新的棉花貿易規則只有在實際使用和操作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同時,2013年國家繼續棉花收儲政策,將會對新標準和貿易結算體系推廣十分有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