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部門聯手提5類紡織服裝產品質量
2013年對5類紡織服裝產品進行質量監督抽查,253批次產品中發現有9批次產品質量不合格;對437個樣品的服裝紡織產品進行對比實驗,不符合標準數量的樣品達到210個。記者從12月19日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京市商務委員會聯合召開北京市服裝紡織產品質量提升工作會上獲悉,今年首都服裝紡織產品整體質量不錯,但部分產品的性能有待提高。為此,四部門決定聯手提升首都的服裝紡織產品質量。
據介紹,2013年,北京市質監局委托北京市紡織纖維檢驗所對兒童服裝、紡織服裝、床上用品、學生裝和羽絨服裝5類產品253批次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重點檢測了保障人體健康的甲醛、色牢度、pH值等安全性指標,同時對抽查產品的纖維含量、含絨量、耗氧量等性能指標進行了監測,其中pH值不合格2批次、色牢度不合格6批次、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不合格1批次,未發現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指標不合格的情況。監測中發現的問題有: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42批次、含絨量不合格10批次。北京市纖檢所受理企業委托檢驗的服裝紡織樣品中發現存在不合格項目的樣品共計1655批次,約占總報驗量的8.7%,其中,國標《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18401)安全項目不合格占60%。
同時,2013年,北京市消協對北京市場和網購交易平臺銷售的服裝紡織產品開展了商品比較試驗,共涉及品牌235個、檢測項目115項,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產品色牢度不達標,纖維含量標注與實測不符,產品功能性宣傳言過其實、涉嫌虛假宣傳,填充物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產品標識、使用說明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執行標準有誤,明示標準與實物不符,服裝紡織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整理劑給消費者的穿用安全帶來風險等。
統計顯示,北京市消協服裝紡織產品比較試驗中,休閑服裝的樣品數量為41個,不達標的數量為25個;兒童服裝的樣品數量是82個,不符合標準的數量是31個;蠶絲被的數量為40個,不達標的為19個;床上用品的數量是41個,不符合標準的是26;功能服裝的數量是40個,不達標的為22個,總體合格率為52%。
北京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質量監督抽查及監測結果表明,北京市生產領域服裝紡織產品安全性較好,但部分產品的性能有待提高,安全項目仍然是今后一段時間內紡織服裝產品質量控制的重中之重。
據悉,針對北京市的服裝紡織產品質量現狀,北京市質監局等四部門聯合制定了《北京市服裝紡織產品質量提升工作方案》,并成立了北京市服裝紡織產品質量提升工作辦公室,決定在2015年底以前,按照開展基礎信息調查,厘清解決重點質量問題、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規范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和檢測行為等不同階段重點任務要求,采取對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產品、重點項目監督、監管,開展質量安全風險預警,質量課堂,品牌體檢,標準幫扶等專項工作,以及發布質量報告與質量安全風險白皮書、召開全市服裝紡織產品質量分析會等多項措施,逐步實現服裝紡織產品質量提升目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