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印度棉對外報盤冷清的幾個因素是什么
從部分國際棉商、貿易商的報價資源看,不僅10/11/12月船期2022/23年度印度棉寥寥無幾(含S-6、MECH、J34等),且2023/24年度印度棉幾乎沒有船貨、沒有報價,截止目前青島港雖仍有少量的2022/23年度清關棉待售(M1-5/32強力29/30/31GPT),但與巴西棉現貨M1-5/32的價差僅400-500元/噸,競爭力也有些不足。張家港、南通、南京等地棉企反饋,港口保稅、清關印度棉現貨非常稀少,棉紡織廠、中間商的詢價、下單積極性很低。
印度棉對外報盤冷冷清清或與下面幾個因素有關:
一是2023/24年度印度棉產量同比降幅較大,加工企業、相關部門擔心國內棉花供不足需。印度棉花協會(CAI)首次發布2023/24年度印度棉產量預期為501.7萬噸,較上年度的542.1萬噸減少40.4萬噸,減幅7.5%,為15年來最低水平。
二是本年度CCI收購量明顯增長,皮棉流動性減弱。據按CCI公布的數據,截止11月初皮棉上市量288萬包(約48萬噸,主要為北部棉區、中部棉區資源),AGM公布的累計上市量93萬噸,理論上CCI收購量或占印度棉花上市場20-30%;主要是目前籽棉市場售價與MSP收購價價差較前2年明顯縮窄、私人軋花廠扣水扣雜較重。
三是10月底以來,ICE12月合約連破85美分/磅、80美分/磅、75美分/磅,印度國內棉價下調幅度明顯弱于ICE,因此11/12/1月船期印度棉FOB/CNF報價相較巴西棉競爭力明顯不足。11月14-15日11/12月船期中國主港印度棉S-61-5/3229GPT一口價集中在89-92美分/磅,同船期巴西棉M1-5/32報價也僅89.70-92.50美分/磅,顯然印度棉性價比欠缺。
四是隨著近幾年印度棉性價比不高、出口少及部分印度棉花出口商信譽度下降,再加上對進口棉消費需求下降、品質指標提高等等因素,中國買家對印度棉關注度持續下滑,一些山東、江蘇、河南等地紡企已將印度棉移出采購清單,因此不難理解國際棉商、貿易商操作印度棉減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