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贛州,閃耀第27屆深圳國際服裝供應鏈博覽會
9月20日—22日,贛州市組織37家重點紡織服裝企業赴深參加第27屆深圳國際供應鏈博覽會活動。近年來,隨著贛深高鐵建成開通,贛州已經融入大灣區2小時經濟圈,江西、廣東兩省聯合印發《深贛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3-2027)》,贛州多方面推介贛州紡織服裝產業的優勢,極大地推動了贛深紡織服裝產業合作發展。在本次展會上,贛州五大特色縣(市)繼續輸出形象,未來三年時間里,贛州將以這五個縣(市)為主戰場,打造2000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中國鞋服優質智造強市”。這既是贛州發展鞋服品牌的一個目標,也是有效推動紡織服裝產業興旺的一個措施。
贛州一座不斷經歷史長河沖刷卻越發璀璨的城市。作為江西重要節點城市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直接腹地,大美贛州正在以強勁的姿態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近年來,贛州以于都縣、寧都縣、石城縣、興國縣、瑞金市為主戰場,將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成為贛州“1+5+N”主導產業之一,2020至2022三年,贛州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營收實現了從940億到1100億的跨越式發展,形成了“于都女裝、寧都童裝、石城鞋服、興國牛仔、瑞金織造”協同發展的格局。
如今,全市擁有大小紡織服裝企業6000余家,規上紡織服裝企業316家,七波輝童裝、森圖服飾、朗姿股份、贏家服飾、彪馬、瑞冠服飾等品牌企業落戶。贛州的目標是再用三年的努力,實現產業倍增升級,到2025年,力爭將紡織服裝產業打造成為超2000億元的產業集群,建設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中國鞋服優質制造強市”。
深圳國際服裝供應鏈博覽會是大灣區極具規模及影響力的服裝服飾專業展會之一,本屆盛會,我們首次迎來紅色故都、客家搖籃、江南宋城、稀土王國、世界橙鄉——贛州,感受大美贛州的魅力。
產業集群勢不可擋
作為廣東省北上的“第一站”,贛州同深圳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連,成為承接大灣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具有各具特色的多城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優勢:
于都:實力女裝,眾星捧月
于都是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中國品牌服裝制造名城、省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紡織服裝智能制造基地、國家紡織服裝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時尚女裝智能制造基地。2022年于都服裝服飾產業集群被評為江西省三星級產業集群。十大平臺構建產業生態體系,智造基地、設計中心、展銷中心、服裝學校、總部大樓、面輔料市場、人才公寓、水洗產業園、物流中心、省級服裝檢測中心。聚集以贏家、脈動、華鼎、華絲、寶姿、日播為龍頭的六大自主品牌企業,形成了眾星捧月、星羅棋布的發展態勢。
寧都:打造多元童裝產業集群
童裝智造基地,寧都圍繞輕紡服裝首位產業,實行錯位發展,突出產業重點,以招大引強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為主抓手,以園區平臺為主戰場,扎實推進首位產業“建鏈、延鏈、補鏈、通鏈、強鏈”,壯大總量,全面推進輕紡服裝首位產業建設,努力建設創新活力足,質量效益好,區位協調優的工業強縣。寧都縣全力發展輕紡服裝產業,不斷提高首位產業知名度和聚集度,打造以童裝生產制造為主體,建設集設計、制造、商貿、文旅多種關聯業態綜合發展的童裝產業集群。
石城:品牌運動鞋服智造基地
品牌鞋服制造基地,石城縣將鞋服產業定位成了全縣的首位產業,并提出打造百億鞋服產業集群、建設“中國(中部)鞋都”的奮斗目標。圍繞這個目標,石城縣制定現代品牌鞋服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著力打造集加工制造、商貿物流、研發設計、材料供應、品牌營銷、會展培訓為一體的現代品牌鞋服產業基地,建成省級鞋類產品專業技術檢驗檢測機構。2023年8月,石城品牌運動鞋服產業集群已成功申報了省級特色產業集群。
興國:時尚男裝與牛仔服裝制造基地
時尚男裝與牛仔服裝制造基地,興國縣2022年共有紡織企業超1200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5家,培育12個自主品牌,紡織服裝企業年產值達到60億元。年加工5000萬件的恒海智能洗水產業園已投入使用,30萬平方米紡織服裝產業園、產教融合基地香港理工大學科創研究院、面輔料專業市場等項目正在火熱建設,引領技術前沿的石墨烯自發熱服裝在興國成功研發投產。
瑞金:打造中國新興織造創意之都
新興織造與休閑運動服裝制造基地,瑞金以打造“中國新興織造創意之都”為目標,緊緊圍繞贛閩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扎實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集聚集群發展,著力建設特色紡織加工制造基地。瑞金現形成以前紡、織造、皮革、捻線等全產業鏈的運動休閑鞋服以及箱包、玩具等為主、具有一定規模的區域產業集群,尤其是以好萊克、美潤、華鑫等為代表的經編織造、無紡布、精細紡織絲、滌綸絲等為下游企業提供多品種、多方向的產業配套,現已成為瑞金四大主導產業之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