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頭鞋也有多種變型設計,如果從腳背處看去,依然是三節頭鞋的模式,但是從側幫上看就會發生許多的變化。既然是結構不變,變換的只是部件外形輪廓,那么變型三節頭鞋都可以仿照典型三節頭鞋的例子進行設計。
(一)燕尾式三節頭鞋的設計
燕尾式三節頭也叫做花三節頭,是典型三節頭鞋變化最成熟的產品,見圖1—3-13。
花三節頭鞋的變化主要在前包頭和后包跟的部件上。前包頭伸出了兩翼,像燕子的尾巴,所以叫作燕尾式三節頭鞋。為了與前包頭相呼應,在鞋的后端還增加了一個后包跟部件。
燕尾式三節頭鞋幫部件輪廓線的造型都很舒展,打破了典型三節頭鞋的嚴肅拘謹,顯得比較輕松活潑。設計時注意所有部件的輪廓線要風格統一,看上去是一個完整的形體。其中的后包跟部件在里外懷分界處是連接的,省去了保險皮部件。
1.前包頭的設計
設計前包頭的位置基本不變,見圖1-3-14。
取半面板上AV長度的2/3作前包頭長度的V1點。連接,點和V1點成直線,并把底口順連到該直線上定出Ao點,AoVl線為前包頭背中線。
過Vl點作前包頭背中線的垂線,與底口相交后找到1/2處,再向上移動3mm定V2點。V1V2長是前包頭開口的寬度。上移3mm的道理與口門上移的道理相同,是為口門的拉伸變形設計出一個提前量。
在開口寬度范圍的中點作一條口寬的垂線,在垂線上截取口寬的2/3左右作開口的深度。為了繪圖的方便,在開口深度位置再作一條垂線,上下各截取5mm,連接成輔助線。
前包頭兩翼的長度取在1,/2 HF位置。連接幾個控制點形成輔助線,就熊夠大致確定了前包頭的范圍。
在輔助線的范圍內設計前包頭的輪廓線。前包頭的輪廓線條應該舒展、活潑、有動感。
2.前中幫的設計
設計前中幫與典型的三節頭相似,只是部件的外形有很大的變化,見圖l-3-15。
連接Vl點和V’點為前中幫的背中線。
過V'點作前中幫背中線的垂線,用來控制口門的位置和形狀。
在垂線的一半左右開始畫圓弧,沒計口門的輪廓線,并一直順延到底口F1點。
繪制前中幫的輪廓線造型變化,要參考前包頭兩翼的造型變化形態,使兩個部件的線條彎曲走向相近相似,達到風格上的統一。
由于花三節頭的前中幫兩翼比較舒展,口寬變大,不用再找R點就能保證同雙套劃。
3.后幫與后包跟的設計
后包跟如同是在后幫上截出的一個部件,要先設計出后幫的輪廓線,然后再分割出后包跟的位置。注意后包跟部件的鑲接關系是“后壓前”,因為腰窩較瘦后跟較肥,后包跟壓在后幫上可以使成品不易看到“白茬”現象,視覺效果好。
后幫的設計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鞋耳圓弧線的造型、鞋口曲線的造型,都要借鑒口門的弧線變化。鞋耳前端有取蹺角、5個眼位。假線的弧線變化要稍微夸張一些,以便和其它的弧線協調一致。
分割后包跟需要控制上下兩個長度數據。后包跟上端的長度,一般控制在20~30mm,如果希望后包跟堅挺有力,可以取得寬一些;如果希望后包跟靈巧輕盈,可以取得短一些。本圖取在20mm。
后包跟底口的長度控制在F1點之后5mm位置,與前中幫有一段距離。參看相關彩圖后就可以知道,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變化,并非死規定。
注意:后包跟的后弧線在Q點收進1.5~2mm,然后在D點之下的2mm位置連接成直線。這樣處理有利于繃幫伏楦,因為一般的后幫是不加放縫合量的,合縫后會變短一些,所以相比之下設計后包跟時Q點位置會多出1.5~2mm,因此要以工藝蹺的形式去掉。
4.制備劃線板和制取樣板
制備劃線板和制取樣板的方法與典型三節頭基本相同,但是后包跟的取法有特殊要求。后包跟的里外懷部件上端是連接在一起的,省去了縫合操作,但是在下端開叉,見圖1-3 -16。
如圖所示,共計有基本樣板五種六件。
后包跟的開叉點取在D點之下1~2mm,可以錯開后弧最突出的位置,使縫合后的三角尖(俗稱雞屁股)不太突出。
5.燕尾式三節頭鞋的工藝變化
通過工藝的變化也能改變燕尾式三節頭鞋的造型。常采用的工藝手段一個是打花孔,一個是打花齒。
(1)打花孔打花孔是指在前包頭、前中幫、后包跟以及假線等位置用打花孔的辦法進行裝飾,在相關彩圖中有許多的例子。打花孔工藝并不
影響部件輪廓設計的大小,只在部件的邊沿進行。一般安排花孔是一大兩小間隔排列。選擇花孔沖子時,大孔∮=3mm、小孔∮=1mm。車線時要在花孔的兩側車線,可參見彩圖B-l等。
設計花孔的關鍵是找到大花孔的中心位置,小花孑L是取在大孔中間排列的。
大花孔中心的位置線距部件邊沿4. 5~5mm,每孔的中心間距7mm左右。在制取基本樣板時,只需要把大孔的中心位置標出,打孔時按取中的規律打出小孔,見圖1-3-17。
注意,由于花孑L的孔洞存在,要求花孔下面的壓茬量加大到12mm。
(2)打花齒打花齒是指在前包頭、前中幫、后包跟等部件邊沿用打花齒的辦法進行裝飾。打花齒也叫做打狗牙齒,有專用的打齒沖刀,打齒效果見彩圖B-7等。
由于車線的部位是在花齒后邊,所以要在打花齒的部件邊沿加放2mm的加工量,這與打花孑L的操作不同,花齒下面的壓茬量仍取8~9mm,見圖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