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圓口一帶鞋做基礎,可以進行各種的變型設計。例如把直一帶改為斜向帶、雙帶、拉手帶、腳圍
帶等。
1.斜向帶淺口鞋的設計
斜一帶是指鞋釬帶斜向縛在腳背上。彩圖L-24就是一款斜向帶。斜向帶打破了橫條鞋帶的呆板,產(chǎn)生了一種動感:一般是鞋帶的里懷位置在前,外懷的位置在后,見圖3-4-4。
鞋帶在里懷的位置設計一個鞋臺子,鞋帶自鞋臺子斜向拉出,到達背中線后折向外懷鞋口。在背中線反折的位置,采用光反射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原理處理確定釬帶的走向。腳背同樣抬高5mm,其余的設計同圓口一帶鞋。
2.雙帶淺口鞋的設計
雙帶是指用兩條鞋帶代替一條鞋帶,這樣做是為了增加鞋款的花色變化,使鞋口顯得豐滿。雙帶可以平行,也可以交義,見圖3-4-5。
把兩條鞋帶分別設計在里外懷的口門拐彎處,然后折向后側(cè),在背中線位置會有一個交叉。相當于設計兩次斜向帶,如圖中虛線和實線所示。由于鞋釬裝配在外懷一側(cè),有調(diào)節(jié)功能,而里懷一側(cè)的鞋帶是固定的,所以要在里懷鞋帶的尾端改換成長度30mm左右的橡筋。其它的設計同圓口一帶鞋。
3.腳圍帶淺口鞋的設計
腳圍帶是指鞋釬帶圍在腳彎位置的帶鞋。由于腳圍帶不是圍在腳腕位置,所以不能套用腳腕的數(shù)據(jù),而是利用鞋帶到E點的長度來控制,見圖3-4-6。
腳圍帶的后端是與鞋口的后包跟相連接的,后包跟增加高度約為30mm,包括兩個鞋帶寬度量、韶折后的寬松量和壓茬量。后包跟形成環(huán)套,鞋帶穿人環(huán)套內(nèi)。由于鞋帶是活動的,雖然高出正常的后幫,也不會造成磨腳。
圍帶的寬度取在8~lOmm,鞋帶的基準長度是2×EQ,然后再加放釘鞋釬量16mm、鞋帶尾端量30mm。其余的設計同圓口一帶鞋。
4.拉手帶淺口鞋的設計
拉手帶是一種里外懷的鞋帶在腳背處連接的鞋帶。鞋帶比較寬,在少女鞋中比較常見。兩條鞋帶可以采用系帶、鞋扣、橡筋,或用尼龍搭扣連接,見圖3-4-7。
里外懷的后幫逐漸伸向腳背,如同要拉手一樣,里懷鞋帶翻折到外懷,用尼龍搭扣連接。在腳背升高5mm后,利用后幫控制線EP來進行設計拉手帶,帶寬取在15~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