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千年情韻、五彩彝裳”——第六屆中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彝族服飾大賽風尚盛典晚會在涼山民族演藝中心金鷹大劇院舉行,經過3個多月的激烈競爭,本屆國際火把節彝族服飾大賽落下帷幕,來自我州的彝族女設計師巴莫金樂、金阿果在100多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彝族服飾是古老神秘的千年彝文化中最精彩、最絢麗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服飾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彝族服飾絢麗多彩,繼承了彝族原始圖騰崇拜和審美理念所凝聚形成的特殊紋樣,色彩主要以黑、紅、黃為主,按照不同地域、身份、場合而各具特色,五彩紛呈,視覺沖擊力強和美感獨特。
本次大賽共收到了來自全國17個省市的130多件作品參賽,通過來自國內外服裝設計、服裝產業、美術界、攝影界、民族服飾和彝族文化、彝族傳統服飾手工藝界等相關專家的初評,共有30件作品入圍終評。風尚盛典晚會上,第六屆中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彝族傳統選美獲勝者和國際職業時裝模特,共同向觀眾展示了30件入圍作品,展現了彝族服飾傳統與時尚的魅力。
經過評委們的評選,巴莫金樂、金阿果獲得一等獎,涼山的沈曉英、重慶的盧靜獲得二等獎,成都的尹佳立、北京的邢麗、魏騰飛獲得三等獎。來自云南的溫浩東等被授予了傳統服飾繼承獎。
本次大賽由州委、州政府主辦,文化部國家非遺中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國民族服裝研究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少數民族服飾研究所、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服裝系、西南民族大學協辦。大賽展現了彝族服飾這道中國彝族文化中靚麗的風景線,體現了她作為文化載體、歷史記憶、民族精神標志的文化意義。通過嫁接彝族服飾傳統文化與世界服裝時尚文化,促進時尚服裝產業的差異化拓展,推動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的轉變。
晚會上,還表演了《月亮女兒》、《花腰新娘》等充滿民族風情的節目。
州領導趙世勇、王金鐵、仰協、楊朝波觀看演出,并為獲獎者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