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啟明
常有人說決勝終端,把渠道建設作為品牌運營最為關鍵的問題。不過就我看來,渠道好固然重要,但是品牌運營最終還是得講單店的贏利能力。
首先,因為現在的加盟商跟以往發展的加盟商完全不一樣,之前我們直接把衣服給他們,讓其開店就可以了。但現在不行了,我們不僅要對加盟商本身進行培訓,比如品牌文化、終端管理、陳列等,而且還要盡最大可能讓他們把員工培養成我們品牌公司的一份子;同時,其物流、信息流等要素要全部到位,缺一不可。
其次,我覺得渠道建設是要有所區分的,而并不是所有的渠道都要賺錢。比如,有的渠道很可能不會賺錢,就是一個形象的展示,不過卻可以借助這個渠道的存在去發展其他更多的渠道。即是說,這個不賺錢的渠道也有存在的價值;但是,有的渠道則必須得依靠它賺錢。
因此,作為品牌公司而言,對渠道布點自己要非常明白:什么渠道是能給你帶來經濟價值的,什么渠道是能提升你品牌附加值的,什么渠道又是可以給你帶來其他公共效應的?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哪些渠道是必須要賺錢的?這就要求你的定位得非常準確。舉個例子,有的品牌比較適合在銀泰百貨或者太平洋百貨進行銷售,那像這樣的店不賺錢就不行了;如果你將同樣的店開到國貿,那就不要指望它能賺錢了,但是這個國貿店可能又是品牌應該要開的,因為這有利于提升品牌的形象。
另外,我認為品牌是沒有高低之分的。從運營商的角度來講,品牌最重要的就是它是否具有商業價值。事實上,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空間,如果你能把它的價值最大化,那就是有本事。
我很佩服南方某省的一些企業,他們的規模都做得很大。但是,他們也面臨著的一個問題是,如何進行渠道的優化?如果其單店不贏利,即是他發展了2000家店,甚至更多,一旦一家一家倒閉了,那他的這個品牌就只能成為一個殼。
對于杉杉而言,現在發展非常穩健,一般是走一步看兩步。杉杉跟南方某省的一些企業不一樣,他們有的主要靠廣告拉動,邊做邊干,有些品牌整體也做得非常好,只是有個別區域他的單店贏利能力還不是特別強。而杉杉現在的目標是,店可以慢慢開,而且加盟商要能夠跟品牌一起持續發展,他們要伴隨這個品牌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