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阿拉伯人又兼有非洲風情,看不到婦女用黑紗罩面的情景。
在非洲大陸的東部,有一塊突出在印度洋和亞丁灣之間的三角形陸地,稱為索馬里半島。因為它形似犀牛角,故又稱為“非洲之角”,索馬里地處角尖,“索馬里”意即“能夠獲得牛乳或羊乳的地方”。它也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最早的居民是非洲土著黑人,中世紀初期,阿拉伯人移民到這里的沿海地帶,同當地黑人通婚繁衍后代,建立許多蘇丹王國。
索馬里迄今仍是個“畜牧業國家”,居民82%以上從事畜牧業或半家半牧,全國適宜放牧的草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一半以上,活畜是它傳統的出口物資。
駱駝、山羊、綿羊和牛是索馬里的四大牧畜,是世界人均牧畜占有率最多的國家之一,尤其是駱駝,總數600多萬峰,占全世界駱駝總數的三分之一強,所以世人稱索馬里為“駱駝之國”。這主要是因為索馬里多沙漠、氣候干燥、草木稀疏,駱駝比其他牲畜更能適應這種自然條件。特別是,它能為牧民提供生活必需的一切,駱駝奶制成的奶酪是牧民們的主要食物,駝毛可換回日用品,駝皮制成防止熱沙燙腳的鞋,在危急的情況下,駱駝的肉、奶、血,可以維持生命。所以索馬里人常說:“只要家中養幾頭駱駝,就會不愁吃來不愁穿。”走在索馬里的原野上,到處是茫茫沙海,抗干旱的仙人掌類植物和厚葉蓄水的灌木叢散布其間,在鄉間的道路兩旁,不時會看到在長滿茂密的小葉的巨大傘形樹冠下,堆堆的羊群在樹陰下躲避灼熱的陽光,也會看到在水井旁群群的駱駝或飲水或靜臥,其附近則是牧民用樹枝搭起的圓形窩棚,這是索馬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索馬里還有“香料之邦”的名聲。
質地優良的天然乳香和沒藥是索馬里的特產,乳香和沒藥具有活血、散淤、消腫和止痛的功能,用乳香和沒藥配制的藥物用來治療腹痛、經痛、跌打損傷、腫痛瘡毒等都有明顯的療效。乳香燃燒時可以散發出濃烈的香味,是基督教堂、佛教寺廟、印度教神殿以入伊斯蘭清真寺所用燃香的原料,也是婚喪禮儀場合燃香的原料。索馬里出產乳香和沒藥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商人就來此收購。
99%的索馬里人信奉伊斯蘭教,它被定為國教,伊斯蘭教教義是學校必修課,總統、總理和部長們就職都要向真主宣誓,各黨派也把信奉真主作為其政綱。
索馬里到處建有清真寺,僅摩加迪沙市內就有150多座,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建于公元1182年,1976年沙特阿拉伯援建的團結清真寺是東非地區最大的清真寺,它乳白色的尖塔高聳入云,可容納1萬多教徒同時祈禱,每天定時從塔上發出的召喚穆斯林祈禱的宣禮聲在首都上空蕩漾。索馬里人雖然信奉伊斯蘭教,但卻看不到婦女用黑紗罩面的情景,她們都愛穿鮮艷的服裝配以花布頭巾,所以這里的阿拉伯人又兼有非洲風情。索馬里人實行一夫多妻制,兄弟共妻或姐妹共夫是允許的。一般牧民家庭由一兩個或兩三個男人及其妻子、孩子或寡母或別的親屬組成。男子通常有三個妻子,每個妻子都有陪嫁牧畜,故丈夫便擁有較大的畜群,但索馬里人禁止任何近親婚姻。